修身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注釋】
掀天揭地:形容聲勢浩大,或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譯文】
想有赤金美玉一樣的人格品行,必定得經過烈火煅燒般的磨礪;要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必定要經歷艱難險阻的考驗。
【道理】
真金是煉出來的,美玉是琢出來的,崇高的人格品行亦是需要不斷修進提升才能得到的;要想建立豐功偉業,不可好高騖遠,更不可眼高手低,大意行事,凡事都需謹慎。
仲尼厄而作《春秋》
孔子因力主削弱魯國三大權臣家族的勢力被權貴排擠,不得不在五十五歲的時候開始了周游列國之行。
在周游列國期間,已過天命之年的孔子飽嘗了世間的冷暖:在宋國,司馬桓魋(tuí)因討厭孔子而揚言要加害于他;在鄭國,他與弟子們失散,獨自在東門等候時,被人嘲笑為“喪家之犬”;最凄涼的一次則是在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途經曹、宋、鄭三國來到了陳國,并不時往返于陳、蔡兩國之間。因吳國攻打陳國,“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孔子便帶著弟子前往楚國。而陳、蔡二國的權貴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在楚國受重用,對他們不利,于是就派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陳、蔡兩國邊境附近。圍困數日后,孔子一行斷了糧,很多弟子都餓倒了。子路有些氣惱地問孔子:“君子也有困頓的時候嗎?”孔子泰然回答道:“困頓時,君子會安守,而小人就會胡作非為了。”
幾年后,歷經磨難的孔子回到魯國,開始悉心著書立說。他先后整理了《詩經》《尚書》《易經》,并編寫了《春秋》,為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由他所開創的“春秋筆法”,更是后世史家尊崇的重要原則。
宋·佚名《孔門弟子圖》(局部)
上一篇:《以勤補拙的曾國藩》名言名句解讀
下一篇:《公道杯》名言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