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6】古建筑日讀
(王其均著,中華書局,6.2萬字,2017年第1版,68元)
△共4章:①建筑實例;②建筑元素;③民居;④園林。
○構成中華文化的要素很多,但是衣、食、住、行是其基礎與核心。
○了解中國古典建筑,對于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構成中國古典建筑的詞匯包括:城市、宮殿、壇廟、陵寢、寺塔、道觀、清真寺、衙署、學宮、倉廩、城垣、石窟寺、居民、牌樓、戲臺等,其代表形式豐富多樣、千姿百態。
○無論哪種建筑形式,主要材料多為粘土和木材,因此中國古典建筑的營造被稱為“土木之工”。“土木”便是中國古典建筑的代用詞匯。
○中國古建筑歷久彌新,如翅如飛的屋面、精美華麗的色彩、富麗典雅的裝飾、跌宕起伏的組群等,使建筑進入了純藝術的境地。中國古典建筑猶如一幅幅濃墨的寫意山水畫,傳神富有神韻,虛實互相結合,勾勒出超然不凡的建筑形式,讓人們去想象、領悟、會意、思而再思。
○《滕王閣序》、《醉翁亭記》、《阿房宮賦》等。
○這本書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了中國古典建筑的60個小知識。
○故宮大殿依次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經”就是經文,經塔自然就是指藏經文的塔。
○清東陵、清西陵。
○馬頭墻。
○影壁,又稱照壁、照墻、蕭墻,是設在建筑大門的里面或外面的一堵墻壁,面對大門,起到屏障的作用。同時,它也是一種極富裝飾性的墻壁。
○精準古建筑知識、精美手繪的插圖、精細的編排分類。
上一篇:醫本正經
下一篇:品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