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9】家國天下:現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
(許紀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5萬字,2017年2月第1版,55元)
△3編:[1]從古代“中國”到現代國家認同;[2]現代中國的國家建構;[3]個人、地方與天下認同。
〇家國天下,乃是一個認同的問題,而且是中國人獨特的認同方式。
〇傳統社會的現實世界和意義世界是鑲嵌在宇宙、自然、社會的系列框架之中的。在中世紀歐洲,這是一個由上帝主宰的神意世界;在古代中國,乃是一個家國天下連續體。在家國天下連續體當中,國是相對的,也最為曖昧。
〇按照哈貝馬斯的理論,現代社會分為系統世界和生活世界。系統世界是一個以市場和權力為軸心的世界,生活世界是非功利的、人與人情感自由交流的世界。
〇現代自我有三重性質:第一重是普遍的人性,第二重是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脈絡中的自我,第三重是在普遍人性和特定文化規約中得以自由選擇的特定的自我。
〇古代中國有華夏——漢民族,卻沒有國族意義上的中華民族。
〇古代中國的國家建構,有兩種不同的國家治理模式:一種是秦漢中原王朝的郡縣制,另一種是元代和清朝邊疆帝國創造的多元宗教和治理體制。
〇郡縣、冊封、羈縻、土司,皆是中央王朝直接或間接統治的區域,在中華帝國天下體系的最外環,乃是朝貢國。
〇文明正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而一個自由、民主、法治的國家,則是她的肉身。
〇中國之優勢:有自治傳統、冒險獨立、思想發達、人多地廣。
〇傳統中國是一個以中華文明為核心的帝國,雖然在血統上以漢族為主流,但帝國的國家認同卻是超越種族的文化中心主義:不管是東夷、南蠻,還是西戎、北狄,只要承認中華文明的文化正統,承認以儒家價值為核心的天下秩序,就可以被納入中華文明帝國的朝貢體系。
〇封建局面長久了,會產生中央集權的反彈,而皇權專制過了頭,又會刺激封建的再生。
〇辛亥革命模仿的是美國革命,也是從地方獨立開始,然而民國建立之后,卻沒有繼續走美國式的憲政立國之路,反而轉向了法國革命模式。
〇符合普遍人性的中華文明。
〇西方的現代憲政有兩個歷史源頭:自上而下的超越性意志和自下而上的契約性貴族社會。
〇社會加速世俗化。
〇21世紀影響世界最大的事件,可能是中國的崛起。“新天下主義”。
(2021年3月14日下午閱畢)
上一篇:哲學家奇葩說·前蘇格拉底篇
下一篇:國家安全知識百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