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6】人民幣為什么行
(正文賈晉京編著,中信出版社,23萬字,2016年11月第1版,58元)
△共3篇(12章):大局篇、分析偏、管理篇。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這意味著人民幣的信用獲得了全球央行的“背書”,上升到類似于黃金的水平。
○走向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大國崛起,其貨幣必然國際化。
○人民幣波動與否,會受到多種短期因素影響。但決定長期走勢的,是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因此,短期波動不會影響人民幣,從長期來看必將是強勢貨幣。
○匯率又稱匯價,是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相互交換的比率或比價,也可以稱為以一種貨幣買賣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匯率可看作是一國貨幣對外的價格,利率可以看作是貨幣對內的價格。一個國家信用級別較高,則其貨幣幣值較為穩定甚至出現升值,反之,當出現信用降級甚至債務危機時,就會引發匯率發生劇烈波動,急速貶值。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名稱來自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聯合與聯盟貨幣金融會議”。在這次會議上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到1946年時,已有32個國家宣布貨幣平價,宣告布雷頓森林時代的開始。
○經濟金融化,是指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房地產信貸等廣義的金融產業在某經濟體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并對經濟體的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生活產生深刻影響。
○只要經濟發展是平穩的,由市場造成的任何匯率的短期波動都不可怕,但當國家整體經濟增長出現大幅下滑,國家真實財富開始萎縮時,匯率出現持續性的劇烈波動就會反過來進一步加劇國內經濟的衰退程度。
○未來人民幣幣值或將呈現貶中持穩、貶升交替的可控局面。
○堅持主動、漸進、可控的原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對增強中國對外經貿的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優化、增強就業特別是服務業的就業、抑制通貨膨脹、維護重要戰略機遇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球治理體系需要堅守什么、摒棄什么、提倡什么、杜絕什么?
○做強人民幣的基石:①推進結構性供給側改革;②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體系和監管框架。
○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做強人民幣的關鍵。股票、債券市場、其他市場。
○現階段,中國宏觀政策要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逐步形成以市場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作用,實現中國經濟和金融穩定發展。
上一篇: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頂層設計
下一篇:人生因孤獨而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