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1】中浦講壇?2014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務部編,2015年1月)
△第91講—第101講,特稿2篇。正確學習和認識黨的歷史;財稅改革;新型城鎮化:從概念到行動;全球視野與中國經濟、外交、安全戰略;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上海改革開放的實踐等。曲青山、劉尚希、龍永圖、林毅夫、韓正等。
○黨的紀律的兩個顯著特點:自覺的紀律、鐵的紀律(強制性、嚴肅性、統一性)。
○毛澤東說“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劉少奇說“一天不用功,跟不上毛澤東”,這映證了兩位偉人勤奮學習、奮斗不止的一生。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既然濕了鞋,順便洗個腳;既然洗腳,干脆洗個澡。犯罪心理學有個命題,人的貪欲總是從小到大,從貪少到貪多。
○作孽時間越長,罪孽越重,最后受到懲罰也越重。
○從三個方面學習和把握黨的歷史:①從黨的歷史的基本線索來學習和認識黨的歷史;②從黨所做的三件大事來學習和認識黨的歷史;③從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和主流本質來學習和認識黨的歷史(不懈奮斗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
○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
○財稅改革的基本原則:兩個積極性(中央與地方)與兩個穩定(稅賦穩定和中央與地方財力格局的基本穩定)。
○如果一個城市通過精心設計,建筑空間和公共空間充滿著藝術氣質、充滿著美,那么城市是不斷增值的資產。如果來個長官意志,像兵營那樣,那就是一堆建筑垃圾,以后都要被拆掉。城市美主要體現在五個要素:道路、邊界、區域、節點、標志物。
○中國崛起之特點:快;第一個社會主義大國的崛起;崛起的過程,是中國發展得最快,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出了大的問題,在走下坡路。
○我國干部隊伍之“三波”:①從1949年到改革開放,主體是軍隊轉業干部,叫做“打江山坐江山”;②從改革開放到十七大左右這段時間,主體是理工科背景;③從十七大至今,干部專業背景中哲學社會科學越來越多,其中像政治學、經濟學、法學、行政學的比重越來越大。
○新時期上海的思考:一、四個導向:①強調效益和質量的導向;②民生優先的導向;③生態環境保護的導向;④市場化和法治化的發展導向。二、需要把握的問題:①產業升級;②交通體系;③宜居城市。三、全面深化改革的上海實踐:①自貿區建設;②國資國企改革。
上一篇:中國道理的世界意義
下一篇:中浦講壇?201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