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0】中國思想經典講稿
(熊逸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43.3萬字,2020年3月第1版,68元)
△22章:①《春秋》《左傳》;②《公羊傳》《穀梁傳》;③《周易》;④《詩經》;⑤《尚書》;⑥《儀禮》《禮記》;⑦婚禮、喪禮和《周禮》;⑧《大學》;⑨《論語》;⑩《孟子》;?《中庸》和《中庸章句》;?《老子》;?《莊子》(上);?《莊子》(下);?《荀子》;?《管子》;?《國語》;?《新書》;?《近思錄》(上);?《近思錄》(下);?《傳習錄》;?《三國志》。
〇讀書變成越來越奢侈的一件事情,尤其是閱讀那些大部頭的、艱深晦澀的經典,需要耗費海量的時間和精力。
〇現代社會的知識趨勢是專家型,要求一個人在一門學科一個分支一個細小的點上鉆深鉆透,全社會通過無數專家自覺不自覺的分工協作獲得整體的進步。這當然是好事,也是必然;但作為個人,視野和視角受限到這種程度,雖然可以強化他的專業競爭力,卻弱化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力。
〇荊州春秋閣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文夫子,武夫子,兩個夫子”,下聯是“作《春秋》,讀《春秋》,一部《春秋》”。
〇封建制:化大為小的治國術。
〇《周易》一共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卦辭和爻辭。第一卦是乾卦,內容如下: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〇動物當中最長壽的是烏龜,植物當中最長壽的就是傳說中的蓍草。
〇形式上有韻律的、內容上有點朦朧的語言,就是詩。
〇“詩書”特指《詩經》和《尚書》。《尚書》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匯集。
〇禮學經典一共三部:《儀禮》《禮記》和《周禮》,合稱“三禮”。“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禮可以讓人各安其位。
〇歷朝歷代,對民間擁有武器的禁令有過幾次:王莽禁過、隋煬帝禁過、宋朝禁過、元朝禁過、明朝也禁過。專制君主總想調教順民,但代價之一就是設法應急。孰輕孰重,各有各的掂量。
〇小社會越封閉,也就越穩定。社會的流動性越強,破壞穩定的力量也就越強。
〇逍遙不應該向外尋求,而應該向內心尋求。
〇《莊子》的雞湯:幸福不依賴任何外部條件。
〇《近思錄》被譽為“性理諸書之祖”。《論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說,學習要廣博,志向要堅定,關注身邊的小事,“仁”就在這里面。
〇歷史就這樣有了現實意義,無論毀掉歷史、篡改歷史還是保存歷史,都是為了安定人心,所以歷史學是政治學的附庸,要以政治正確為導向。
〇眼界越窄,排外心理就越強。
(2020年6月30日夜11:35閱畢)
上一篇: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史
下一篇:中國政治制度史(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