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1】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教學版·社會建設
(中組部組織編寫,黨建讀物出版社,34.6萬字,2019年8月第1版,70元)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建設領域攻堅克難的生動案例中深入學習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經驗做法。
清華與北大探索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之路、義務教育、醫養結合、精準扶貧、公立醫院改革、社會治理等。
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立德樹人的成效是檢驗學校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本科教育是培養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礎,是一流大學的底色,體現了學校的傳統和特色。博士生教育是學歷教育的最高層次,體現出一所大學人才培養的高度,代表著一個國家的人才培養水平”。
誕生于1898年的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120多年來,這里是與國運、與民族交織最緊密的陣地。
吉林農安縣建設“溫馨村小”:溫馨校園、班級、課程、課堂、關懷、菜園、食堂、宿舍。
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有常住人口2423.78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447.5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為976.21萬人,每天外來流動人口約500萬。城市治理改變傳統依靠人海戰術的做法,更多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提高治理效率、保障城市運行安全是大勢所趨。
正確處理好四組關系:外部幫扶與內生發展、短期扶貧與長期扶貧、“點”脫貧與“面”發展、“傳統”特色與“現代”文明之關系。
定西位于甘肅中部,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嶺交匯地帶,通稱“隴中”。左宗棠任陜甘總督時稱“隴中若瘠甲天下”。干旱少雨、地力貧瘠。
實現“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秩序。
“欲立事,須是心立”。
上一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教學版·生態文明建設
下一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教學版·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