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4】非暴力溝通
(〔美〕馬歇爾·盧森堡著,阮胤華譯,華夏出版社,15萬字,2016年1月第1版,33元)
△全書共13章:[1]讓愛融入生活;[2]是什么蒙蔽了愛?[3]區分觀察和評論;[4]體會和表達感受;[5]感受的根源;[6]請求幫助;[7]用全身心傾聽;[8]傾聽的力量;[9]愛自己;[10]充分表達憤怒;[11]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12]重獲生活的熱情;[13]表達感激。
○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非暴力溝通提醒人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
○歐內斯特·貝克在《精神病學的革命》中提出:沮喪是因為一個人處于激烈的內心沖突之中,無所適從。
○當別人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我們的感激時,我們可以與對方一起慶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謙虛。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由于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獲得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他早年師從心理學大師卡爾·羅杰斯,后來他發展出極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不僅教會人們如何使個人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同時解決了眾多世界范圍內的沖突和爭端。
○非暴力溝通是打開愛和理解的密碼。
(2017年9月26日晚11:55閱畢)
上一篇:資治通鑒
下一篇: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