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派至唐朝的使者。貞觀四年(630)至乾寧元年(894),來到唐朝的遣唐使團有十三次。遣唐使團設大使、副使、判官、錄事,還有翻譯、醫師、陰陽師、畫師、史生、射手、船師、音樂長、音樂生、玉生、鍛生、細工生、鑄生、船匠、舵師、水手等各種專門職役人員。隨同使團來唐朝的還有留學生、學問僧等。唐初每次使團不過二百人,八世紀以后,人數倍增,其中有三次超過五百五十人以上。大使、副使由博通經史、嫻習文藝,熟悉唐朝情況的官員擔任。遣唐使給唐朝帶來珍珠絹、琥珀、瑪瑙、水織絁等禮品,唐朝向他回贈絲織品、瓷器、樂器、文化典籍等。日本留學生在長安學習各種專門知識,他們有的長期留居中國,在唐朝政府中擔任官職,與中國學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有的學成回國后,參照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改革活動。唐朝的文化教育、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生活習俗都對日本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遣唐使和留學生對傳播唐朝文化,增進古代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卓越貢獻。木宮泰彥著、胡錫年譯《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一書中列專章論述了日本遣唐使的組織、派遣、航路等問題。
上一篇:日本的敗降
下一篇:日耳曼人的遷徙及其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