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誰寄錦書來
有時,特別懷念寫信的年代。雖說現在通訊發展迅捷,動動指尖,就能發信了;手機、QQ、微信,讓生活更多姿多彩,隨時隨地可以撥打電話視頻聊天。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有些古典的美在慢慢消失。曾經寫下了無數的信箋。也因不斷地寫,不斷地在字里行間穿行,自然與文字結緣。
讀書時,同學中就屬我的信最多。紅總是寄來可愛的書簽或小卡片,唯美的文字和圖片:我們迷戀的山間小木屋,叮當作響的風鈴,和著詩的節奏緩緩而來。有時,一天同時收到好幾封。在一片羨慕的眼光里,急切地撕開信封……一遍遍讀著遠方的來信,暗淡的心情,也一點點亮起來。年少怎么有那么多愁,說來就來。
喜歡寫信,絮絮叨叨地說著無關痛癢的生活點滴。然后等待著回信。朋友的性情不同,字的風格不一,展箋如握。對文字最初的癡迷,得益于這鴻雁來往。信寫好了,還用心琢磨著拆信的花樣。投寄出去,宛然一樁美麗的心事已起程。
當時的筆友,有的直到現在還是很好的朋友。先是只見其字,不聞其聲。后來才聽到聲音,見到了真面目。友情沒有隨著時光而淡漠。曾經一字一句地寫下思念,真摯而溫暖。可以說,我們是彼此青春里的同行人。那時也常收到帥帥的男生寫來的小紙條,用長長短短的紙張,平平仄仄的句子,夾在書里放進課桌里。也有想切磋文字的隔壁班的男生寫了很久的信,仍不知道那人是誰。想來,那真是青春的滋味。
每天勤快地跑傳達室,喜歡一眼認出信封上的筆跡。畢業時,帶回滿滿一大袋的信,一直沒舍得丟。青春,慢慢失落在光陰里。而我們卻那樣迫不及待地想要長大。
今天我們不再寫信,卻有了許多郵箱,孤獨地等待。再也沒有人有時間、有興致,為你寫下只言片語。想寫封信給你,但是你在哪里?在那一串電話號碼里,在遠方陌生的城市、鄉村。你的地址你住的地方呢?
那個郵差在我們青春里來來回回,最后徹底失去了消息,那個寫信讀信的女子再也找不到一張郵票和一個不變的地址。“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來時,月滿西樓。”那些可以觸摸的心情,字里行間的溫暖,一時都成了古典的心事。
2006. 11.9
上一篇:為人不可諸葛恪
下一篇:人生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