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是江南的“特產”,就像當地節令的瓜果蔬菜,什么季節栽種,什么季節生長,什么季節成熟,都是大自然設定好了的。
每年的六、七月份,冷暖空氣在江南一帶會面,形成鋒面,就像牛郎織女年年的七七相會,你拉我扯,纏纏綿綿,沒完沒了,于是造成了長達二十幾天甚至一個月的雨期。這時候的雨,大多是充滿詩情畫意的毛毛雨,當然,激情澎湃時,也有短促的驟雨。巧得很,大自然在這個季節里又安排了一種時令果子,即梅子。梅子春華夏實,偏偏在此時成熟了,于是人們將此時下的雨命名為梅雨。與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不同,梅雨不但頗具季節性,而且其用果子命名,可謂獨特。由此,梅子是這一季節里的幸運果,而梅雨也是這一季節里的幸運雨。
很多人,尤其是北人南下的,多不喜歡梅雨。他們認為,綿長的雨季,到處都是濕漉漉的,不用說屋外,就連房內的地上墻壁,甚至被子都是潮潮的。干燥的北人過不慣南人水鴨子式的生活。而土生土長的我,則不厭煩梅雨,甚至有些喜愛。
鄉村的梅雨,是別有一番景致的。從故鄉老房子的窗柵上,能暼見遠處的溪流、石橋、山階,還有煙雨籠罩的隱隱山峰,似國畫一般。
梅雨時節的我,喜歡撐一柄雨傘,就這樣在鄉村悠哉。走著,走著,抬頭見誰家門前的梅子悠悠地墜在枝頭,青的青,黃的黃,雨水從高處的樹葉上慢慢匯聚,又滴落到青黃相間的梅子上,于是梅子的尖處終于忍不住了,就這樣一滴滴落下,落下,滲入鄉土。
梅雨時節,氣候溫暖濕潤,是栽種的好季節。盡管綿綿陰雨,江南田間的農民,該收的收,該種的種。有老農穿著蓑衣牽著耕牛從田間走過,來到大柳樹下,“吧嗒”“吧嗒”抽通煙,碰上我說:“這個季節呀,插根樹枝都會發芽成活?!笔茄?,春種常會遇到春旱,而梅雨季則是種什么活什么,全仰仗降水豐沛。所以,天上下著綿雨,江南的農民仍忙碌在田頭,不閑著。
梅雨時節,野草瘋長,為兔、豬、牛、羊等家畜提供了豐富的草料,這時的家畜也長得快。勤勞的農民,不畏辛勞,還割來一堆堆雜草,一層層摻上畜糞作堆肥,為秋種備足基肥。
當然,梅雨時節最適宜去游江南古鎮。這時的古鎮,沉浸在一片溟濛的天地,白墻青瓦中,悠長的古巷掛著招攬布幡,紅的、黃的、藍的、白的,也有古樸的土布幡,舉目望去,古鎮更像一幅水墨畫。古鎮的角落處,更賦生機,高聳的圍墻處有紅杏出墻,石板明堂的人家,草木生長茂盛,鮮花爭妍斗艷,就連墻根處的苔蘚也喝足了水分,毛茸茸的,綠得可愛。這時,若在古鎮院子的屋檐下,搬來一把竹躺椅休息,清涼的世界里,聽著雨聲睡上一覺,該是多么的愜意!
古鎮有院必聯巷,有巷必通街,有街必聯橋。從前,交通不發達時,橋下的河可以通向外面的世界。有夜航船掛著馬燈,“吱嚕”“吱?!睆臉蛳陆涍^,船上的人說說笑笑;也有外出的航船歸來,載客裝貨,一到碼頭,先人后貨,忙到半夜。如今,這種景象已被漁民的小舢板所替代,梅雨時節,魚兒覓食最為活躍,漁民撒下一張網,收獲著希望。
梅雨夜,就一個靜,書柜里拿一本書燈下閑讀,神情游離中忽然蹦出來一首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p>
閑敲棋子落燈花,多么恬靜悠閑的境界呀!
……
上一篇:靖一民《根據地的愛情》散文鑒賞
下一篇:李翔《母親不聽話》散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