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煙雨霏霏的日子實在太過漫長。日子已過到正月十二,這淅淅瀝瀝的寒雨還這般的殷勤和纏綿。我仰望夜空,霓虹燈下,一朵朵雨點剔透得像珍珠,從空中緩緩飄搖,墜地,連空氣都彌漫了陰冷的味道。
早定好了的,明天一早妻子又將遠行。這些年,妻就像一只候鳥,頻繁在老家和深圳往來遷徙。臨老了,我們夫妻卻總是聚少離多。少年夫妻老來伴,妻心有所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而我卻無法伴她一路同行。
晚飯后,妻要去給同城的老父道別,回到家已是很晚,侍弄好孫子孫女睡后,這才開始“細碎行囊隔夜裝”來。習慣了出行前的收收撿撿,妻不用我插手,就把生活日用的點滴、孫子的課本作業一一裝進行囊,把背的拎的推拉的包包裹裹,一個個塞得滿滿當當。
“明早就走了。”妻淺淺一笑,故意給人一種平靜和輕松的感覺。
我心里卻冰雪般透徹:這已是第N次開啟牛郎織女的“滄桑歲月”了。個中滋味,不是親歷誰人能識呢?
還真不是獻殷勤。我打來一盆熱水,叫妻洗了抓緊睡。妻卻撒嬌地把腳一伸,我彎下腰身,褪下妻子鞋襪,捧起被寒夜拂得冰涼冰涼的雙腳放進熱水盆里輕輕地搓揉。
我們相依,相親,三十多年的相守。我感念妻子的善良和溫柔!她勤勞,實誠,知冷知熱。茫茫人海中,從有幸相遇、相知到相戀,無論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結婚生子的喜悅、哺育子女的艱辛,還是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幸福,歲月中每一段蹉跎過往,盡管平凡得沒有半點漣漪,但妻和我總是“公不離婆,秤不離砣”,一直如影隨形。
在迷迷糊糊中,妻子還在輾轉反側?!拔宜恢!逼拚f。妻總是這樣,無論是和老家作別還是要回老家,總要提前“亢奮”起來,以致吃飯不香,徹夜難眠。
“老公,一個人在家要照顧好自己!”
“注意身體,少喝點酒?!?/p>
“年紀大了,諸事順其自然,不要逞強!”
“有空,多陪老爸?!?/p>
……
我的睡意煙消云散。腦海里全是妻的過往。我們家兄弟姊妹較多,而我是兄長。和妻成家之后,“小家”其實仍是“大家”。接雙親同住,娶弟媳進門,嫁小妹出閣,妻儼然一家之主,當此大任。為了全家生計,妻開店經商,單打獨斗。賣糧油,做建材,購貨、送貨、收賬,繁重瑣細,沒日沒夜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一路擔當一路艱辛。正因如此,每當我經受不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誘惑,意欲放棄不咸不淡的體制內工作,妻總以各種原因勸誡我堅守崗位。
然而,自從孫子呱呱墜地,妻子就變了。龍應臺說:一有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而我們是:一有孫子,家,就是孫子在的地方。正如一首歌謠:
“放下自己的愛好,背起自己的行囊,
……
肩負起特殊的使命,投身到新的戰場?!?/p>
從此,妻決然離我而去——為兒孫站最后一班崗。
妻說:“我們的選擇是對的,隔代教育的弊端顯而易見,孩子能呆在親生父母身邊,比我們給予再多的愛都強百倍?!?/p>
妻是明智的,兒孫繞膝是她最大的心愿,而她更多關注的是孫輩的茁壯成長。令妻欣慰的是,孫子懂事孝順了,學習變得認真了,作業能夠按時完成了,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苦了你了,一個人在家。”妻有些動情,對我說,“為了兒孫不輸在起跑線上,總得有人付出?!?/p>
其實,我明白,付出最多的還是妻。在那熟悉卻又陌生的地方,看家、帶孩、買菜、做飯、擦地、洗衣。最最難熬的,是與我別離的孤寂、單調和悠遠綿長的牽掛。
今夜,斯時,街道沒有了燈影,沒有了喧鬧。雨也不知何時停了,寒風中樹葉沙沙作響,偶爾從遠處傳來一兩聲狗吠。我漸漸進入了夢鄉:我和妻,手牽著手,邁著蹣跚的步履,迎著晨光,行走在門前河邊的棧道上。笑靨如花,足起足落,在鳥兒啁啾聲中格外灑脫。
上一篇:吳婷婷《愛玲說》散文鑒賞
下一篇:包可揚《百味千年》散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