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典
劉文典的青年相片,清新可喜,不像后來中年落拓頹靡。晚年骨相出來了,消瘦到不能再消瘦,凜然決然毅然,一臉置之度外,一臉聽之任之,有性情有分量。
我好以貌取人,某種意義來說,相貌即人?!稛o常經(jīng)》里說“世事無相,相由心生”,有什么樣的心境就有什么樣的面相。也有看走眼,譬如劉文典。見過他一些照片,或站或坐,有流氓習氣。一幀照片,劉文典坐在那里,拍的是側(cè)影,一縷頭發(fā)蓋著眼鏡,是破落子弟相。
劉文典的長衫特別長,掃地而行。偶爾也穿皮鞋,又破又臟,從不擦油。當年有學生說他憔悴得可怕……四角式的平頭罩上寸把長的黑發(fā),消瘦的臉孔安著一對沒有精神的眼睛,兩顴高聳,雙頰深入。長頭高兮如望平空之孤鶴,肌膚黃瘦兮似辟谷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雖尚不至于骨子在身里邊打架,但背上兩塊高聳著的肩胛骨卻大有接觸的可能。狀貌如此,聲音呢?不聽猶可,一聽時連打了幾個冷噤。既尖銳兮又無力,初如饑鼠兮終類寒猿……
周作人說劉文典面目黧黑,蓋昔日曾嗜鴉片,又性喜食肉。及后北大遷移昆明,人稱之為“二云居士”,蓋言云南火腿與云南煙土皆名物,投其所好也。好吸紙煙,??阢曇恢?,雖在說話也粘在嘴邊。如此形象,豈止不修邊幅。
中年劉文典的樣子讓我想起金庸《神雕俠侶》楊過出場時的情景: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左手提著一只公雞,口中唱著俚曲,跳跳躍躍地過來。
宰予能說會道,孔子對他印象很好。后來宰予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覺,孔子罵他朽木不可雕。另一個弟子澹臺滅明,字子羽,體態(tài)和相貌很丑陋。孔子認為他資質(zhì)低下,不能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后,修身實踐,處事光明。后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鬃勇犝f了這件事,感慨: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民國學生寫《教授印象記》,說俞平伯五短身材,禿光腦袋,穿著寬大的衣服,走路蹣蹣跚跚,遠遠看去,像護國寺里的一個呆小和尚。陳寅恪里邊穿著皮袍,外面套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戴著一頂兩邊有遮耳的皮帽,腿上穿著棉褲,足下蹬著棉鞋,右手抱著一個藍布大包袱,走路一高一低,相貌稀奇古怪,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馮友蘭口吃,有幾次想說的話說不出來,臉憋得通紅??傆幸恍┨鍪浪淄獾哪欠N人,奇人奇才生奇相奇貌,有奇言奇行奇舉止。
民國那代人,論名氣,論學問,論影響,數(shù)好幾根指頭才輪到劉文典。論資排輩,劉文典是比較靠后的人物。但他一身故事,以訛傳訛,竟成傳奇,論者紛紜。張中行先生寫《負暄瑣話》也不能免俗,好在老先生通透,不像一般人添油加醋。說一九二八年,劉文典任安徽大學校長,學潮事件觸怒了當局。蔣介石召見他,說了既無理又無禮的話,據(jù)說他伸指罵:“你就是新軍閥!”蔣介石大怒,要槍斃他。
坊間不少人將這段往事盡情渲染,還說劉文典用腳踢蔣介石,我總覺得臆想成分過多。寫文章信口開河,查無實據(jù)的東西過多,損了文章立論,不讓人信服。當年紀昀批評《聊齋志異》是才子之筆,非著書者之筆。事關(guān)小說,廟堂學士見識不同鄉(xiāng)野先生,也屬正常。但紀昀末一句話有大見識:“今燕昵之詞,媟狎之態(tài),細微曲折,摹繪如生。使出自言,似無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則何從而聞見之,又所未解也?!睍r下報刊常見文史隨筆,通篇如在現(xiàn)場,仿佛時空騰挪,潛回過去做過錄音錄像。
劉文典這些年受到推崇,不排除本身的學識素養(yǎng)引人矚目,更多的是民眾對傳奇的趨之若鶩。劉文典是民國人,一身傳奇,一身名士氣,像是明朝人。
先前對劉文典印象欠佳,說來可笑,這反感首先源自氣短。倘或人家當年真對沈從文那么不屑一顧,看見我等文字,不知如何冷笑呢。
劉文典好讀書,其書必屬好版本,坐車時一手夾書閱覽,又一手持卷煙。錢穆說那煙屑隨吸隨長,車行搖動,手中煙屑能不墜。在西南聯(lián)大,劉文典上課前先由校役沏一壺茶,外帶一根兩尺來長的竹制旱煙袋,講到得意處,一邊吸旱煙,一邊解說文章中的精義,下課鈴響也不理會。
劉文典解說《海賦》時,不但形容大海的驚濤駭浪,洶涌如山,而且叫學生特別注意講義上的文字,說姑且不論文章好壞,光是看這一篇許多水旁的字,就可令人感到波濤澎湃瀚海無涯,宛如置身海上一般。
吳宓喜歡聽劉文典的課。劉文典每當講到自以為獨到之處時,忽然抬頭看向坐在后排的吳宓,然后問:“雨僧兄以為如何?”這時吳宓照例站起來,恭恭敬敬一面點頭一面說:“高見甚是,高見甚是?!钡紫聦W生不禁竊笑。
一九三七年,北平淪陷。日方多次勸誘劉文典出山,被斷然拒絕。日本人兩次去劉家搜查,也遭橫眉冷對。劉文典會說日語,卻以發(fā)夷聲為恥,不置一詞。劉文典四弟劉管廷在冀東某日偽政府謀到差事,劉文典十分氣憤,雖同居一寓,先以有病為由不與同餐,又說“新貴往來雜踏不利于著書”,把他趕走了。
劉文典常以國家民族是大節(jié),馬虎不得,讀書人要愛惜羽毛告誡自己。在友人的幫助下,劉文典輾轉(zhuǎn)來到西南聯(lián)大,聊到周作人“落水”,他氣憤地說:“連我這個吸鴉片的‘二云居士’都來了,他讀過不少的書,怎么那樣不愛惜羽毛呀!”
劉文典學問做得古,讓人高山仰止。手頭有他的全集。第一冊:《淮南鴻烈集解》。第二冊:《莊子補正》。第三冊:《說苑斠補》《〈大唐西域記〉簡端記》《三馀札記》《群書校補》《宣南雜志》《學稼軒隨筆》。
劉文典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不能代替真正的學問。有人偶及巴金,他沉思片刻,喃喃地說:“我沒有聽說過他,我沒有聽說過他?!?/p>
劉文典最得意自己對莊子的理解,一九三九年,出版了十卷本《莊子補正》,陳寅恪作序說:“先生之作,可謂天下之至慎矣……此書之刊布,蓋將一匡當世之學風,而示人以準則,豈僅供治《莊子》者之所必讀而已哉!”對此,劉文典頗感自得,毫不掩飾地宣稱古今真懂莊子的,兩個人而已。一個是莊子本人,第二是他自己。充滿書生氣的揚揚自得,自得得可愛,自得成了傳奇,并不討厭。
《莊子》前人注本很多,劉文典《莊子補正》是集大成之作,在校訂原文、辨析古本異文正誤、考釋字詞名物、辨識通假字、訓釋疑難字及古代名物方面,下了大心血。他的書是我讀《莊子》的入門之作,也是常讀之作。
劉文典最讓人佩服的是治學態(tài)度。給胡適先生寫信,大嘆苦經(jīng):“弟目睹劉績、莊逵吉輩被王念孫父子罵得太苦,心里十分恐懼,生怕脫去一字,后人說我是妄刪;多出一字,后人說我是妄增;錯了一字,后人說我是妄改,不說手民弄錯而說我之不學,所以非自校不能放心,將來身后虛名,全系于今日之校對也。”為一字對錯,可以查上萬卷書,校勘古籍,字字講究來歷,校對這些瑣碎小事也不假他人。
私信里的劉文典更真實更性情,看他和胡適的通信,語及借錢者十幾封,語及病死者近十封,言語或悲戚,或狂妄,或窘迫,皆有瀟灑之氣,豁達之心。
劉文典知識淵博,治學嚴謹,寫文章征引材料,特別強調(diào)查證原文,以免災梨禍棗。有學生向他借閱過一本有關(guān)玄奘取經(jīng)的書,發(fā)現(xiàn)書的天頭地腳及兩側(cè)空白處都布滿了批注。注文除中文外,還有日文、梵文、波斯文和英文。
現(xiàn)在人提到劉文典,總以“狂”字蓋棺論定。實則狂之外,劉文典扎扎實實讀書,正正經(jīng)經(jīng)治學,認認真真著述?!肚f子補正》前后竟花去十五年的時間。
在西南聯(lián)大,有學生請教作文,劉文典以“觀世音菩薩”五字回之。學生不解,劉解釋說:“觀乃是多多觀察生活,世就是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就是文章要講音韻,菩薩就是救苦救難、關(guān)愛眾生的菩薩心腸?!睂W生聞言,無不應聲叫好。憑此五字,見了劉文典,我要拜上一拜的。
劉文典文筆上乘,《莊子補正》前有小序,文風淺白,得明人筆意,骨子里是魏晉文章的法度。行文沉痛,有為父的慈愛,又有為學的凜然,喪子之大悲,立言之謹慎,盡在其中:
亡兒成章,幼不好弄,性行淑均,八歲而能繪事,十齡而知倚聲。肄業(yè)上庠,遂以劬學病瘵。余憂其疾之深也,乃以點勘群籍自遣。莊子之書,齊彭殤,等生死,寂寞恬惔,休乎天均,固道民以坐忘,示人以懸解者也。以道觀之,邦國之爭等蝸角之相觸,世事之治亂猶蚊虻之過前。一人之生死榮瘁,何有哉!故乃玩索其文,以求微誼,積力既久,粗通大指。復取先民注疏,諸家校錄,補苴諟正,成書十卷。嗚乎!此書殺青而亡兒宰木已把矣。蓋邊事棘而其疾愈深,盧龍上都喪,遂痛心嘔血以死也。五稔以還,九服崩離,天地幾閉,余復遠竄荒要,公私涂炭。堯都舜壤,興復何期,以此思哀,哀可知矣。雖然《莊子》者,吾先民教忠教孝之書也。高濮上之節(jié),卻國相之聘,孰肯污偽命者乎?至仁無親,兼忘天下,孰肯事齊事楚,以黍所生者乎?士能視生死如晝夜,以利祿為塵垢者,必能以名節(jié)顯。是固將振叔世之民,救天下之敝,非徒以違世,陸沉名高者也。茍世之君子,善讀其書,修內(nèi)圣外王之業(yè),明六通四辟之道,使人紀民彜復存于天壤,是則余董理此書之微意也。
先前感覺劉文典屬于雜家一路。莊子道家之旨,治其書會陷入錢穆說的“不深探其義理之精微,不熟玩其文法之奇變,專從訓詁??鼻笾?,則所得皆其粗跡”。從《莊子補正》的小序看,可知他是莊子解人,非泛泛清儒的高頭講章可比。
一九四四年劉文典發(fā)表《日本敗后我們該怎樣對他》一文。預知日本戰(zhàn)敗在即,他主張對戰(zhàn)敗的日本要寬大,不索賠款,不割土地,但必須追回琉球(今沖繩),并設(shè)想以日本文物賠償中國文物的損失。這最后的一條,大概只有他這樣的學人才會想到。關(guān)于放棄索賠,他說國家民族的事,要從大處遠處想,不能逞一時快意,不可學法國內(nèi)閣總理喬治·克萊蒙梭那樣狹隘地報復,就是為利害上打算。他主張對于戰(zhàn)敗的日本務必要十分寬大。理由是中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的關(guān)系,是東洋和平的礎(chǔ)石,今日應付處理稍有失當,就會種下將來無窮的禍根。如此具有戰(zhàn)略遠見,政治家里怕也不多。可惜這些建議未能全部實現(xiàn)。
民國有幾個人被戲稱為瘋子:章瘋子章太炎,黃瘋子黃侃,劉瘋子劉文典,陳瘋子陳子展。這瘋并無貶損意思。
劉瘋子文典,生于一八八九年,死于一九五八年。
上一篇:馬
下一篇:臺靜農(n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