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1】茶葉戰(zhàn)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
(周重林、太俊林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1萬字,2019年7月第1版,49元)
△5章:[1]1840年的茶葉戰(zhàn)爭;[2]1888年的茶葉戰(zhàn)爭;[3]全球化:茶運與國運;[4]美國:茶葉戰(zhàn)爭與茶葉外交;[5]嘉靖年間的茶葉戰(zhàn)爭。
〇從一葉草木,到一方泥土,再到透著清香的木材,清冽的泉水,可心人,舒適的環(huán)境,構成了明清以來的茶空間與茶情調,延續(xù)至今。
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在某種意義上,就清朝統(tǒng)治者自身利益而言,是一場茶葉戰(zhàn)爭。最初的問題是因為茶葉輸入英國造成英國白銀流失,為了扭轉這種貿易逆差,英國才向中國輸入鴉片。茶是因,鴉片是果,鴉片的輸入導致中國白銀的大量流出,為了保住銀子,中國才有了禁煙運動。茶、銀、鴉片的循環(huán),最終引發(fā)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
〇“以茶制夷”的思想,是中原王朝自唐宋以來的一貫觀念,在明代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〇艾倫·麥克法蘭:“茶葉締造了大英帝國,沒有茶,就不會有英國的現代文明”。茶葉,幫助了英帝國的擴張。
〇西藏對茶重視。“寧可三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安枋侨?,茶是血,茶是生命”。英國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安定西藏,茶與絲是兩種主要的工具。
〇楊繼盛的“十不可”:國恨家仇、失信失和、有損國威、邊軍懈武、國民喪態(tài)、通敵之嫌、失防之心、助長敵焰、敵性多狡、財政流失。
(2021年4月6日中午閱畢)
上一篇:自然與星球的未來
下一篇:茶道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