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是南宋女詞人,自號(hào)易安居士,生于歷城西南柳絮泉。父親是文學(xué)家李格非,母親是狀元王拱辰之女,也工文章。李清照早年生活在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里。
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詞人,《點(diǎn)絳唇·蹴罷秋千》是她的作品之一,原文如下: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18歲時(shí),與太學(xué)生趙明誠結(jié)婚。
趙明誠,是禮部侍郎趙挺之的兒子,那時(shí),他已經(jīng)20歲,但尚未娶妻,趙挺之很為兒子的婚事著急。
有一天,日上三竿,趙挺之還不見兒子起床,就去叫醒他。趙明誠睜開惺忪的睡眼,埋怨道:“唉,干嗎弄醒我,人家正在做好夢哩!”
在父親的催問下,趙明誠講了夢中的奇事:一位白發(fā)銀須的老道士從天而降,一面對他說:“恭喜恭喜”,一面在他手上寫道:“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除。”他不解其意,正要發(fā)問,道士已悄然而去,不見蹤影。
趙挺之一聽,閉目一想,然后恍然大悟:“言與司合是‘詞’,安上已脫是‘女’,芝芙草除為‘之夫’。這四個(gè)字連起來是‘詞女之夫’,莫非天賜良緣,叫我兒娶個(gè)詞女為妻不成?”
真是無巧不成書。當(dāng)時(shí),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也在禮部任職,他與趙挺之交往甚密。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知書達(dá)理,才華出眾,遠(yuǎn)近聞名。
那一天,趙明誠和母親第一次去拜見李格非大人,他們坐著馬車去的,在車上,母親對趙明誠說:“此次拜訪,但愿李大人能同意將女兒李清照許配給你,也可了卻為娘的一件心事。”
趙明誠說:“這正是孩兒的心愿。我是‘詞女之夫’,非李清照不要!”母親微微點(diǎn)頭,笑了。
李清照也得知趙侍郎的三公子趙明誠多才多藝。她雖未與明誠見面,但拜讀過他的詩文,頗有好感。如今聽說趙公子將要上門求婚,心里暗自歡喜。
過了幾天,李清照與侍女早晨在花園里蕩秋千。她雙手緊攥著左右兩根吊繩,兩腳用力蹬著秋千板,秋千來回?cái)[蕩,越蕩越高。她神采飛揚(yáng),高興極了!不一會(huì)兒,汗水濕透了衣衫,風(fēng)兒吹亂了她的頭發(fā),她乏力地坐在秋千板上,懶懶地垂著雙手,望著花草上的露水出神。
就在這時(shí),一位英俊的公子走進(jìn)花園,李清照見來了客人,慌忙躲避,金釵從松散的發(fā)髻上滑下來,她也顧不得去撿。
當(dāng)有人說這就是趙明誠,她才停住腳,藏在籬笆門后瞧,啊,真的是他?
她羞紅了臉,順手拉過樹枝上的青梅聞著,以掩飾內(nèi)心的慌亂。
回到房中,剛才的一幕還在眼前浮現(xiàn),于是她偷偷地寫下了《點(diǎn)絳唇》詞,“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便是這首詞中的名句。
此詞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態(tài),上闋寫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闋寫主人公在來客忽至的羞赧情狀,形象生動(dòng)地刻畫了一個(gè)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全詞語言通俗,風(fēng)格明快,節(jié)奏輕松,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
全詞的意思是說:蕩罷秋千起身,懶得揉搓細(xì)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jié)B透著薄薄的羅衣。
突然進(jìn)來一位客人,她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她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看,又聞了一陣青梅的花香。
上一篇:何物最關(guān)情?黃鸝三兩聲
下一篇:關(guān)河夢斷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