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境界:站在天問的高度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釋義: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
海上升起明月,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
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
月光照在樹林似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
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
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
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
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
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
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
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
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
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
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
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
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
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
唯有月亮搖蕩著離情,灑在江邊的樹林。
“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當張若虛問到宇宙的問題,我們一定能夠感覺到他這個時候有很大的孤獨感,這一刻他面對自己,面對著宇宙。如果當時旁邊一大堆人,他寫不出這首詩。他把人從現象中拉開、抽離,去面對蒼茫的宇宙。我們大概只有在爬高山時,才會有這種感覺。到達巔峰的時候,忽然感覺到巨大的孤獨感,視覺上無盡蒼茫的一剎那,會覺得是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上一篇:《高山下的花環(節選)》賞析
下一篇:《無常境界:歲月催人老》的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