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殺子喻
【原文】
昔有婆羅門[1],自謂多知,于諸星術[2]種種技藝無不明達[3]。恃己如此,欲顯其德,遂至他國,抱兒而哭!有人問婆羅門言:“汝何故哭?”婆羅門言:“今此小兒,七日當死,愍其夭殤[4],是以哭耳!”時人語言:“人命難知,計算喜錯[5]。設七日頭或能不死,何為預哭?”婆羅門言:“日月可暗可闇,星宿可落,我之所記,終無違失。”為名利故,至七日頭,自殺其子,以證己說。時諸世人,卻后七日,聞其兒死,咸皆嘆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心生信服,悉來致敬。
猶如佛之四輩弟子,為利養故,自稱得道,有愚人法,殺善男子,詐現慈德[6]。故使將來受苦無窮。如婆羅門為驗己言,殺子惑世。
【注釋】
[1] 婆羅門:古印度的貴族集團,是四種姓中的第一種姓,掌握神權,成為知識壟斷者。四種姓依次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賤民。
[2] 星術:根據星象占卜兇吉的方法。
[3] 明達:對事理有明確透徹的認識。
[4] 愍其夭殤:愍,憐憫;夭殤,未成年而死亡。
[5] 喜錯:容易出差錯。
[6] 詐現慈德:假裝出慈善的品德。
【譯文】
從前有一位婆羅門,自認為博學多識,對一切星象占卜法術沒有不精通的。他依仗自己技藝高明,總想在眾人面前顯示一下他的能力,于是就跑到別的國家,抱著自己的兒子,在人們面前哭泣不止。有人問他說:“你為什么哭泣?”婆羅門說:“再過七天我這小孩就要死了,我可憐他這么小就死去,所以痛哭啊!”旁邊的人說:“人的生命難以預料,預測很容易出差錯。也許這孩子過了七天還能活著,何必預先悲痛呢?”婆羅門說:“太陽和月亮都有黑暗的時候,天上的星宿也可能會隕落,而我的預言是從來不會錯的。”婆羅門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和利益,到了第七天,他便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以此來證實自己的話。過了七天,人們聽說他的兒子死了,都感嘆地說:“他真是一個有智慧的人,所預言的果真不錯。”人們從心里對他信服,都來向他表示敬意。
這就如同佛的四輩弟子中,有人為了得到利益和供奉,就假稱已經悟道,用世俗的思想誘導,去坑害那些一心事佛的修行者,又偽裝出慈悲的德行,從而使自己在輪回中受盡苦難。就像那個婆羅門一樣,為了驗證自己的預言靈驗,竟然親手殺死自己的兒子來欺騙世人。
【評析】
故事中的這個婆羅門,為了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為了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居然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虛榮心發展到這種程度,也真是讓人為之恐懼。當然,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虛榮心,但萬萬不可過分。過分染有虛榮心的人,往往將名利作為支配自己行動的內在動力,總是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旦得不到別人的肯定,就會認為自己失去了所謂的自尊而受不了。于是,很多人為了這個所謂的“自尊”,開始追求一種暫時的、表面的、虛假的效果,甚至弄虛作假,讓虛榮吃了自己的良心,做出一些讓人難以想象的事。
故事征引
我依舊是我
從前有一個婦人,在跟別人的一次閑聊中,得知自己是私生子,因此覺得在別人面前失盡了臉面,再加上因為此事,周圍的人對她指指點點,心中煩惱不已、痛苦不堪。于是她選擇了離開,獨自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以為只有這樣,自己才會好過很多。可是沒想到的是,無論她走到哪里,卻總覺得甩不掉這種煩惱的影子。
終于有一天,這個婦人忍受不了了,便想投水自盡,一死了之。可是,婦人剛剛躍身跳入河中,就被一個有心人救了出來。好心人詢問她輕生的原因時,她便將自己的一切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有心人。有心人聽完婦人的不幸遭遇后,便勸她進入佛門,尋求解脫。
有心人終于說服了這位婦人。于是,這位婦人便前去拜訪一位禪師,并對他敘述了自己的不幸。禪師聽完婦人的敘述之后,沒有其他什么表示,只是讓她靜默打坐。
就這樣婦人連續打坐了三天,非但沒有去除心中的煩惱,反倒讓自己的羞恥之心更加強烈了。這位婦人氣不過,便跑到禪師面前,想將他臭罵一頓。
“你是想罵我,是嗎?只要你稍坐一刻,你就不會有這樣的念頭了。”面對禪師的未卜先知,真是讓婦人既吃驚又心生敬意,心中的怒火也慢慢消去了。于是她又依照禪師的教示,繼續打坐。
又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禪師才輕聲問道:“在你還沒有成為一個私生子之前,你是誰?”
婦人聽了禪師的這句話,腦子里的某根弦仿佛被撥動了一下,頓時恍然大悟,她用雙手捂住臉,隨后號啕大哭起來:“我就是我啊,我就是我啊!”
虛榮之心要不得
有一天,森林女神通知所有的鳥兒,要它們第二天在門口集合。它準備在它們中選出一只最漂亮的鳥兒,并讓它做鳥王。這下森林里熱鬧起來了,鳥兒們都不甘示弱,嘰嘰喳喳地在夸耀著自己的美麗。
在眾鳥當中,只有烏鴉默不作聲,悄悄地躲在一旁,因為它是大家公認的最丑的鳥兒,一身烏黑,羽毛也不鮮艷。可是,烏鴉的虛榮心卻又特別強,它禁不住鳥王寶座的誘惑,它想盡一切辦法爭取做最漂亮的鳥兒。
烏鴉想啊想,終于想出有辦法了。它向每個鳥兒都要了一根羽毛,鳥兒們也不知道它想干什么,紛紛給了它。烏鴉回到窩里,偷偷地把這些色彩繽紛的羽毛都粘在了自己身上。
第二天,所有的鳥兒們都梳洗打扮得漂漂亮亮,聚集在森林女神周圍。
女神為了防止大家鬧意見,就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又逐個進行了比較。最后,它指著烏鴉說:“大家看,它身上具有所有鳥兒羽毛的顏色,它是你們當中最漂亮的鳥兒,從現在起,它就是鳥王了。”鳥兒們看了,也都禁不住贊嘆起來。
烏鴉聽了,心里高興極了,忍不住得意地叫了兩聲“呱呱”。這一叫,大家都聽出來了,原來它是只烏鴉啊!難怪它昨天向我們要羽毛呢,真是太可惡了!
于是,憤怒的鳥兒們一起圍了上去,你一口,我一口,把自己的羽毛都啄了回來,烏鴉馬上原形畢露了。
上一篇:百喻經全集《婦詐稱死喻》譯文賞析
下一篇:百喻經全集《子死欲停置家中喻》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