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審美價值
是客體對象與主體審美需要之間的一種關系,是指自然、社會的事物和現象經過實踐創造所具有的能滿足人的審美需要,引起人的審美感受的某種社會性的客觀屬性。
對于審美價值有多種看法。有人認為審美價值存在于客體之中,是客體的一種客觀屬性,不取決于主體;客體的審美價值屬性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已客觀地存在,人們只能去認識它。有人把審美價值歸結為純粹的主觀評價。主觀唯心論認為價值是一種“有效”的觀念,是主觀的假定、主觀的滿意、主觀的興趣或占有情感的表述。還有人認為審美價值是一種超現實的規范或理性。還有人認為審美價值觀首先承認審美價值來源于客體或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作為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客觀條件,具有滿足人的物質、文化審美需要的屬性。
可是如果沒有作為實踐主體的人的審美需要,或者說外部客觀不同主體審美需要聯系起來,就不會有審美價值屬性的產生。人類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改造了作為客體的自然界,對自然事物賦予了社會性質,實現了自然的人化,因此客體的審美價值屬性,作為對主體的特定關系,是人的實踐在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而非自然之物本身客觀具有的特性;同時,人在勞動實踐中也改造自身,獲得并發展了自我意識,成為人化的人。這樣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同動物的本能生存需要就產生了本質的不同。人不但要滿足物質方面的需要,同時還要滿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要滿足審美的需要。主體在對象中直觀自身,欣賞到自己的本質力量,從而在實踐中進一步改造自身,這是人類日益走向全面發展的標志。因此審美價值既取決于客體本身的結構,又取決于主體的需要和主體的實踐活動,具有客觀社會性。它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統一的基礎和前提是人類的勞動實踐。審美價值不同于科學價值和道德價值??茖W價值直接服務于人類的實踐活動;道德價值本身具有實踐的功利性。這兩者被用來評定實踐的合適、效用和適宜,而作為它們的辯證對立面的審美價值則不包含直接功利目的內容。
審美價值的范圍極為廣泛。首先包括人本身及人按照美的規律而創造的勞動產品。例如眾多的勞動生產產品,現實社會的某些事物和現象,以及繪畫、雕塑等形式的藝術品都具有審美價值。許多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也具有審美價值,自然物的審美價值是在人們世代相傳的社會生產實踐中產生的。但在各類審美價值中最有意義的一種則是藝術品。藝術家按照美的規律塑造出來的審美化的藝術產品再現了現實和人的豐富的心靈世界,它既是審美產物,又是審美對象,是審美意識的物化形態,是真、善、美的綜合具體反映,比之現實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使人的本質力量在對象世界中得到一種特殊的、具體的肯定,因而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
上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墨法
下一篇:文藝美學基本理論·審美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