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不可過
萬事不可過
【原文】
天下萬事不可過[1],豈特此也?雖造化陰陽亦然。雨澤所以膏潤[2]四海,然過則為霖淫[3];陽舒[4]所以發育萬物,然過則為燠亢[5]。賞以勸[6]善,過則為僭[7];刑以懲惡,過則為濫。仁之過,則為兼愛無父,義之過,則為為我無君。執禮之過,反鄰于諂;尚信之過,至于證父。是皆偏而不舉之弊,所謂過猶不及者。揚子《法言》云:“周公以來,未有漢公之懿[8]也,勤勞則過于阿衡。”蓋諂王莽也。后之議者,謂阿衡之事不可過也,過則反,乃誚[9]莽耳。其旨意固然。
【注釋】
[1]過:超過,逾越。[2]膏潤:潤澤。[3]霖淫:暴雨。[4]舒:舒展開來,上升。[5]燠亢:燠熱,酷熱。[6]勸:勸勉,鼓勵。[7]僭:僭越。[8]漢公:安漢公王莽。懿:德行美好。[9]誚:譏誚。
【譯文】
天下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太過分,難道只有人世間為人處世才是這樣的嗎?即使是陰陽造化也是這樣。下雨是為了滋潤四海,但是過分降雨就會形成暴雨;太陽出來是為了培育萬物,但是過分強烈就會形成酷暑。獎賞是為了鼓勵善德,過分就是僭越;懲罰是為了懲罰惡行,過分就是枉濫;過分仁愛,就會像墨家兼愛那樣,把父親和外人一樣看待;過分仗義,就會像道家那樣因為義氣放棄君主。過于拘禮,反而會像阿諛諂媚;過于信用,最終會證明自己父親的過失。這些都是因為過于偏執造成的弊端,這就是所說的,過分和達不到效果是一樣的。揚雄的《法言》說:“從周公以來,還沒有人的德行能夠比得上王莽的,他的勤勞已經超過了阿衡伊尹。”這是向王莽獻媚的。后人議論這件事說,阿衡的功德是不可能超過的,超過就走向了反面,這是譏諷王莽的。人們的思想本來就是這樣。
【評析】
天下的萬事都不可過分,凡事都要適當有個度。比如:誠信過了頭,就成了迂腐;敏捷過了頭,就成了圓滑;勇敢過了頭,就成了魯莽;莊重過了頭,就成了呆板,禮貌過了頭,就成了別有用心。同樣,就連造化和陰陽都是如此,雨水可以濕潤天地。可是過分就變成澇災;陽光可以促進萬物生長,可是過分了就變成干旱。我們在為人處世時也要講究“適度”,既要有所為,又要有所不為,盡可能地做到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尤其是在面對各種名利的誘惑時,更要適可而止。我們常說“過猶不及”,就是說過的害處會大過不及。做事欠火候時,我們可以通過努力趕上來;對于喜歡的東西,不能過分,要知收斂。這正如法國浪漫主義大詩人雨果所說的那樣:“知道在適當的時候推上欲念的門閂的人,就是聰明人。”
上一篇:《容齋隨筆·顏魯公戲吟》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臺諫不相見》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