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色王國里的詩意和靈魂
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东C人筆記》的第一篇特寫《霍里和卡利內奇》最初發表于俄國《現代人》雜志1847年第一期,后面的絕大部分篇章也都是陸續發表于該雜志。直至1852年,作者將先后刊出的21篇特寫匯編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發表的新作《兩地主》,以《獵人筆記》為書名,出版了單行本。至1880年,作者又加進了后來創作的三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1872)、《車轱轆響》(1874)、《枯萎了的女人》(1874),共計25篇。該作品反農奴制的傾向觸怒了當局,當局以屠格涅夫發表追悼果戈里文章違反審查條例為由,將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寫了反農奴制的短篇小說《木木》。本書精選了屠格涅夫《獵人筆記》中較有代表性的《霍里和卡利內奇》《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白凈草原》《莓泉》《死亡》《鄉村歌手》《樹林和草原》等七篇文章,在了解《獵人筆記》反對農奴制,批判農奴主的專制、暴虐和虛偽的基本主題的基礎上,更多的讓我們看到俄羅斯農奴們在壓迫之下生活的艱難、辛酸,他們過著非人的生活,《莓泉》中的斯喬普什卡作為家仆,連“口糧”都得不到,沒人知道他的存在,甚至沒人知曉他的過去,村子里沒有任何有關他的故事。但他們仍然具有生活的信念、精神的明亮,他們善良、勤勞、誠懇、純樸并具有無窮的創造力。在《霍里與卡里內奇》這個故事中,屠格涅夫塑造了兩個農民形象,一個是霍里,另外一個是卡里內奇,他們同是農奴,但是性格迥異?;衾?,“跟蘇格拉底一模一樣?!彼坏P心周圍的事情,還關心政治和世界,他雖然是一個農奴,但是表現出驚人的獨立性,能駕馭自己的全部生活。而卡里內奇則是一個瘦瘦高高的農民,非常樂觀、非常溫和,總是在喉嚨里哼著小調??ɡ飪绕鎿碛卸喾N才能,他會讀書會寫字,會唱歌會彈琴,會治病會念止血咒語,特別是他精通一項技術,那就是養蜂技術,雖然是一個農奴,但是他沒有半絲半毫的奴顏婢膝的奴才相,反而是活得非常有情調又非常的獨立。
而人們心目中理想農民的化身格拉西姆則出現在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說《木木》中,格拉西姆是“眾多的家奴中,最出色的”,身高一米九六,像壯士一樣健碩。他不僅把院里的男女仆人都“當作自己人看待”,而且全心地愛著和保護著柔順、膽怯的女仆塔吉亞娜。塔吉亞娜被女主人遣送到遙遠的鄉下去以后,他又“全身心地愛著”從河邊撿來的垂死的西班牙小狗。他毅然離開女主人時“有如一頭勇猛果敢而又生機勃勃的雄獅”似的不屈不撓,他的身上蘊藏了在農民中的不可阻遏的反抗情緒。格拉西姆作為俄國農民階級的代表,則充分顯示了他的蓬勃生機和潛在偉力。
善良、純樸而又有無限活力的農奴是俄羅斯民族的希望,這希望來自于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的俄羅斯田園的滋養,屠格涅夫把它稱為“蔚藍色的王國”,這“蔚藍色的王國”就出現在屠格涅夫的散文詩《蔚藍色的王國》里,蔚藍色的王國是一個夢中的美麗所在。蔚藍色王國是光明的,充滿著青春與活力。在這一片茫無邊際的蔚藍色的大海上,泛著閃閃的金色波光;條紋旗幟下白色的帆迎風鼓起,像天鵝挺起的胸脯,在風中歡快地舞動。蔚藍色王國就是一群半透明的仙島。環島的海灘長滿野玫瑰,散發出迷離醉人的香氣。一些島嶼下起了玫瑰和著野百合的花瓣之雨,另一些島嶼,鳥兒展開巨大的彩虹色翅膀直沖天際。跟著花兒,跟著鳥兒飛來的還有美妙悅耳的聲音……藍天、碧海、寶島,還有水晶碧玉、花香鳥語,這就是夢幻王國,比天堂還美麗。這夢幻般的王國就是屠格涅夫筆下的《鄉村》,也是《白凈草原》《樹林和草原》中俄羅斯草原、森林中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這景象不僅美麗,更是激發人們希望的力量所在,在屠格涅夫的眼中,“到了早春時節,一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天氣開始轉暖,冰雪開始消融了,透過積雪融化的水滴,已經聽得到泥土解凍的聲音,看得到小草鉆破土層的腦袋。”讀到這些文字,我們仿佛感受到作者乃至俄羅斯民眾要沖破桎梏的力量。這力量鼓舞著人們,“幸福的人也會被春天吸引,被春天誘惑,被春天征服,從而一路向前,去遠方……”從中我們看到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當我們沉浸在屠格涅夫筆下的俄羅斯蔚藍色王國里,我們還應該感受到屠格涅夫對祖國赤誠的愛戀,這愛戀融匯在他對一切人的尊重、平視,他對自我的深刻反省,他對勇敢者的敬畏,他對自然的崇敬,甚至他對神力的膜拜。這里面有他對俄羅斯人民命運的關注,也有他對自己遠離祖國的痛苦和無奈的表達。這一切復雜的情感都表現在他的散文詩集里。屠格涅夫在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在遠離祖國的病榻上寫了83篇散文詩表達了他暮年的情懷?!渡⑽脑姟肥撬麄€生命和藝術的總結,融匯了他一生創作的特點:愛國主義、民主精神、悲觀情緒、真誠、善良;敏銳、抒情、哲理、簡潔。它既是他人格的寫照,又是他藝術的結晶;既是他思想和情感的履歷表,又是他全部創作的大綱。本書精選其中的一些篇章,讓我們從一些片段里去探視屠格涅夫靈魂的豐富和高貴。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即伊萬·屠格涅夫,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他一生四十余年的筆耕生涯中,創作了被譽為“藝術編年史”的六部長篇小說:《羅亭》(1856)、《貴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與子》(1862)、《煙》(1867)、《處女地》(1877),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說、特寫、戲劇、抒情詩、敘事詩、散文詩,并撰寫了相當數量的文學評論、回憶錄、文學書簡等。他的創作極大地豐富了俄國文學的寶庫,為俄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作品也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如今已成了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
我們讀屠格涅夫的作品,要讀出一個時代的縮影。屠格涅夫的時代是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貴族時期,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重負,也是俄羅斯大國前行的巨大絆腳石。屠格涅夫本人出身于貴族之家,他對自己母親殘酷地對待農奴極為反感,屠格涅夫在他的作品中鮮明地揭示了時代的病患,分明察覺到地主、管家與農民的尖銳對立,巧妙地揭示貴族地主的野蠻和兇殘,把自己真摯的同情傾注在一個個普通農民身上。
我們讀屠格涅夫的作品,要讀出一種人性。屠格涅夫總是對人的各種生存狀態進行深刻觀察,對人的精神道德狀況進行深刻反省。他寫出不同的人的出生、教育、婚戀,他們務農、行商,他們老去,甚至寫姿態各異的死。種種境遇,悲歡離合,生離死別,都以看似平靜卻內含情感和評價的筆調寫出。
屠格涅夫是一位語言大師,他創作中的語言總是顯得那么的簡潔、明快、清新、優美,讀起來確實是一種美的享受。屠格涅夫極擅長描寫自然風景,但他卻很少使用拖沓、冗長的修飾語來寫,他總是抓住景物的特點用極簡潔的文字加以勾勒。日月星辰、天空白云、晨光暮靄、雨露風霜等自然現象以及自然界中的湖光山色、樹林原野、香花野草、禽獸蟲魚,在他的神奇畫筆下無不顯得詩趣盎然,情味無窮。難怪托爾斯泰贊嘆他的風景描寫說:“只要他描上三筆兩筆,自然景物就會冒出芬芳。”
上一篇:屠格涅夫經典《莓泉》作品賞析|導讀
下一篇:屠格涅夫經典《蔚藍色的王國》作品賞析|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