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雞肋不足以當尊拳
十 雞肋不足以當尊拳
劉伶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伶曰:“雞肋不足以當尊拳。”其人笑而止。
【譯文】
一次,劉伶喝醉了酒,和一個粗俗的人發生了沖突。那人挽起衣袖,緊握拳頭向劉伶沖過來,劉伶說:“我這副雞肋一樣瘦弱的身子實在抵擋不住老兄的拳頭。”那人聽后不禁大笑,收起了拳頭。
【評析】
醉酒的劉伶在與別人發生沖突的時候,沒有與人大打出手,而是采用自嘲的話語,妥善地平息了一場爭斗。雖然劉伶說自己是一副雞肋一樣瘦弱的身子,好象有損于自己的人格尊嚴,但是能以此話阻止一場即將發生的爭斗,難道不值得嗎?
正常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開拓新局面,進入一種新境界。但是有的時候,勇氣越大,反而越不利于事情的發展。這個時候,更加需要的是一種叫做“智謀”的東西。勇氣只有在與智謀聯系在一起,共同發揮各自的作用時,才會產生巨大的價值。因為“有勇無謀”的人只能魯莽行事,把事情搞砸,從而與最初的意愿大相徑庭。所以,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沖動,忍耐自己的“勇”,運用智謀取勝,達到目的。
如今的時代是一個凡事講究智慧的時代。即使你有一些能耐也不要逞強。一個人恃勇行事,無意中就會高估了自己,從而輕視對手,這樣就將自己置于不利之地了。只有給自己留有余地,才能進退自如。
典例闡幽 逞匹夫之勇,必遭敗仗
公元前203年十月,韓信攻取齊國歷下,并一舉占領了齊都臨淄。
齊王田廣慌忙逃到楚國,向楚王項羽求救:“霸王,您是各國盟主,現在敝國情況萬分危急,您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楚王根本就看不起韓信:“你別把韓信吹得那樣邪乎,那位鉆褲襠將軍竟把你嚇成了這般樣子,真是活見鬼。”不過他還是委派了大將龍且率兩萬兵卒前往與齊國聯合抵抗韓信。楚將龍且也是有勇無謀的人,用兵往往只求狠沖猛打,而不講究計謀韜略。
十一月,齊楚聯軍與韓信的漢軍在濰水兩岸瀕水對陣。好戰慣斗的龍且幾次要向漢軍發起猛攻,都被齊王田廣勸阻住了。
齊王苦口婆心地勸說龍且:“將軍,我們真的是再經不起大的失敗了,沒有必勝的把握,過河去與漢軍拼,我們實在是拼不起啊!”
一謀士對龍且說:“漢兵遠道而來,勇于拼戰,勢不可擋。齊楚兩國的軍隊是在本地應戰,士兵士氣不太高,如果我們不與漢兵交戰,堅守城池,同時派人到所有被漢兵占領的城市去發動齊人,讓他們知道齊王還健在,要他們起來反抗漢兵。齊人反對漢兵,漢軍的糧食很快就會告急,那時漢軍就不戰自垮了。”可是,龍且固執地認為韓信沒有什么了不起,很容易對付,他很想同韓信交戰,取得勝利,好向楚王報功領賞,所以,他聽不進謀士的話,決定同韓信交戰。
這天,韓信突然指揮大軍渡河進擊龍且軍。可是,部隊渡過一半時,漢軍便有秩序地向回撤軍了。
“龍將軍,漢軍不戰自敗,而且退得并不慌亂,可能其中有詐。”田廣對龍且說。
“哈哈,我早就知道韓信這人是個膽小鬼,齊王啊,您可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呀!”龍且以為是韓信害怕跟自己作戰,更加確信韓信是膽小鬼了,根本聽不進齊王田廣的意見,一意孤行地指揮部隊“乘勝追擊”了。
當龍且的將士渡河近一半時,濰水上游發起了洪水,激流滾滾,傾瀉而下,一下子把龍且的部隊沖散了。洶涌而至的水流使得楚軍大亂,而對岸的漢軍也趁機回身反擊。在急流之中疲于奔命的龍且兵卒成了漢軍的活靶子。而被阻在濰水東岸的楚兵更是潰不成軍,四散逃亡。漢軍在韓信的指揮下過河乘勝追擊,殺死了龍且。齊王田廣也被韓信活捉。
原來,韓信設置了誘敵之計。早在齊楚聯軍趕到濰水兩岸布陣之前,他在夜里讓士兵做了一萬多個布袋子,里面裝滿了細沙,堆在濰水上游;這樣濰水上游便形成了一個人工堤壩。于是,他再用佯裝敗退的戰略,把敵軍引入河中。讓士兵突然在上游把沙堤打開,漢軍借助洪水之勢,輕而易舉地打敗了齊楚聯軍。
上一篇:忍學《勇退之忍第七十七》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十一 唾面自干》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