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奸第九
【題解】
“八奸”,韓非認為是“人臣之所道成奸者”之八術。八術,權臣用之,君辱國破;君主察之,國之主尊。“奸”包括:同床、在旁、父兄、養殃、民萌、流行、威強、四方等八種方式,體現了韓非對官場斗爭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針對上述八奸,文章又分別提出了具體的防范措施,最后以量能授官、稱功賦祿的結論,將刑名參驗的哲學思想融合到為專制君主服務的權術學說上。本文揭示八奸之術,旨在警戒君主,使之深知察奸之利害。
【原文】
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術:一曰在“同床”。何謂“同床”?曰:貴夫人,愛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1]。托于燕處之虞,乘醉飽之時,而求其所欲,此必聽之術也[2]。為人臣者內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謂“同床”。二曰“在旁”。何謂“在旁”?曰:優笑侏儒,左右近習,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3]。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為人臣者內事之以金玉玩好,外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謂“在旁”。三曰“父兄”。何謂“父兄”?曰:側室公子,人主之所親愛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與度計也。此皆盡力畢議、人主之所必聽也。為人臣者事公子側室以音聲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辭言,處約言事,事成則進爵益祿,以勸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謂“父兄”。四曰“養殃”。何謂“養殃”。曰:人主樂美宮室臺池,好飾子女狗馬以娛其心,此人主之殃也。為人臣者盡民心,從其所欲,而樹私利其間,此謂“養殃”。五曰“民萌”。何謂“民萌”?曰:為人臣者散公財以說人民,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勸譽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謂“民萌”。六曰“流行”。何謂“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談,希于聽論議,易移以辯說。為人臣者求諸侯之辯士,養國中之能說者,使之以語其私——為巧文之言、流行之辭,示之以利勢,懼之以患害,施屬虛辭以壞其主,此之謂“流行”。七曰“威強”。何謂“威強”?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為威強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不善之。為人臣者,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為己者必利,不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謂“威強”。八曰“四方”。何謂“四方”?曰:君人者,國小則事大國,兵弱則畏強兵。大國之所索,小國必聽;強兵之所加,弱兵必服。為人臣者,重賦斂,盡府庫,虛其國以事大國,而用其威求誘其君;甚者舉兵以聚邊境而制斂于內,薄者數內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懼,此之謂“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注釋】
[1]孺子:(rú)古代太子及高官的妾的名目。便:善于。僻:(pì)通“嬖”。嬖(bì):這里用為寵愛之意。[2]燕:通“安”。安逸、安樂之意。虞:(yú)歡娛之意。[3]優:古代表演樂舞、雜戲的藝人。宋元以后,亦泛稱戲曲藝人、演員。習:這里用為親信之意。
【譯文】
臣下得以實現奸謀的手段有八種:一是同床。什么叫同床?即,尊貴夫人,受寵宮妾,她們善于逢迎諂媚和利用自己的美色,這些正是君主所迷戀的。趁著君主在閑居快樂、酒醉飯飽的機會,來央求她們想要得到的東西,這是讓君主一定能聽從的手段。做臣子的通過內線用金玉財寶賄賂她們,叫她們蠱惑君主,這就叫“同床”。二是在旁。什么叫在旁?即,倡優侏儒,親信侍從。這些人,君主沒下令就應承,沒支使就應承,事先領會君主的意圖,察言觀色來預先摸到君主的心意。這些人都是一致行動、一個腔調,統一口徑和行動來改變君主心意的人。做臣子的通過內線用金玉珍寶賄賂他們,在外替他們干非法之事,叫他們影響改變君主,這就叫“在旁”。第三種叫“父兄”。什么叫“父兄”呢?回答是:君主的叔伯兄弟,是君主親近寵愛的人;權貴大臣及朝廷官吏,是君主必須要與之謀劃事情的人。這些都是竭盡全力和君主一起議論、而君主一定能聽從的人。作為人之臣屬侍奉君主的叔伯兄弟以美樂和美女,用花言巧語來籠絡收買權貴大臣及朝廷官吏,與之訂盟約談事情,事成之后就給他們晉爵加薪,用這些來勸誘他們進一步為自己賣力,使他們去干擾君主,這就稱之為“父兄”。第四種叫“養殃”。什么叫“養殃”呢?回答是:君主喜好美麗的宮殿和亭臺池榭,喜好打扮子女及狗馬來愉快自己的心情,這就是君主的災殃。作為人之臣屬竭盡民眾力量來修建美化宮殿和亭臺池榭,收取重稅來為君主打扮子女及狗馬,以討好君主而迷惑君主的心意,以便君主順從他們的欲望,而將自己的私利夾雜在其中,這就稱之為“養殃”。第五種叫“民萌”。什么叫“民萌”呢?回答是:作為人之臣屬散發公家的財物來取悅于民眾,施行小恩小惠來討好百姓,使朝廷內外城郊上下的人都來稱贊自己,用這種辦法來壅塞君主而使自己的欲望得逞,這就稱之為“民萌”。第六種叫“流行”。什么叫“流行”呢?回答是:做君主的,本來就壅塞他的言論,很少聽到別人的議論,所以很容易被動聽的言辭打動而改變主意。作為人之臣屬到處尋求各諸侯國的能言善辯之人,供養一些國內的說客,派他們為自己的私利去向君主進言——用巧妙文飾的語言、用社會上流行的言詞,表現出各種利害關系,用禍患來恐嚇他,編造虛假的言辭來損害君主,這就稱之為“流行”。第七種叫“威強”。什么叫“威強”呢?回答是:作為君主,是靠群臣百姓來形成強大的威勢。群臣百姓認為是好的,那么君主也認為它好;不是群臣百姓認為好的,那么君主也認為不好。作為臣屬,聚集攜帶刀劍的俠客,豢養亡命之徒,來顯示自己的威勢,彰明為自己賣力有好處,不為自己賣力就要被殺死,用這些來恐嚇群臣百姓而謀求自己的私利,這就稱之為“威強”。八是四方。什么叫四方?即,做國君的,自己國小就侍奉大國,兵弱就害怕強兵。大國要勒索,小國一定聽從;強兵壓境,弱兵一定服從。做臣子的,加重賦斂,耗盡國庫的儲備,削弱自己國家去侍奉大國,求助大國威勢來誘迫自己君主;嚴重的,招引大國軍隊壓境來挾制國內,輕些的,屢屢引進大國使者來震懾君主,使君主害怕,這就叫“四方”。所有這八種手段,是臣子實現奸謀的手段,是當代君主受到蒙蔽挾制以至失掉權勢的原因,是不可不明察的。
【原文】
明君之于內也,娛其色而不行其謁,不使私請。其于左右也,使其身必責其言,不使益辭。其于父兄大臣也,聽其言也必使以罰任于后,不令妄舉。其于觀樂玩好,必令之有所出,不使擅進,不使擅退,群臣虞其意。其于德施也,縱禁財、發墳倉、利于民者,必出于君,不使人臣私其德[1]。其于說議也,稱譽者所善,毀疵者所惡,必實其能,察其過,不使群臣相為語。其于勇力之士也,軍旅之功無逾賞,邑斗之勇無赦罰,不使群臣行私財。其于諸侯之求索也,法則聽之,不法則距之[2]。所謂亡君者,非莫有其國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令臣以外為制于內,則是君人者亡也。聽大國為救亡也,而亡亟于不聽,故不聽。群臣知不聽,則不外諸侯;諸侯之不聽,則不受之臣誣其君矣。
【注釋】
[1]墳:這里用為大之意。[2]距:通“拒”,抗拒、抵御。
【譯文】
明智的君主對于內宮妻妾姬妃,愉悅其美色而不聽從她們的求告,不使她們有私自請求。他對于身邊左右侍從親信,使用他們的時候必嚴格責求他們的言論,不讓他們夸大言辭。他對于叔伯兄弟及權貴大臣,聽取意見后也必然使他們承擔相應責任,不會讓他們胡亂舉薦。對于觀賞娛樂珍貴玩物,一定讓它們有正當的出處,不能讓人臣擅自進獻、擅自裁減、不能讓群臣拿來討自己歡心。他對于品德的施行,比如發放和禁止發放財物,分發大糧倉的糧食,有利于民眾的,必然要出于君主的名義,不能使為人臣者作為私人的恩德來施行。他對于各種言論,不論是稱贊者所喜好,或者是詆毀者所厭惡的,必然會核實他們才能,審查他們過錯,不能讓群臣在下面相互議論。對于有勇力的人,作戰立功不破格行賞,私斗犯法不赦免罪過,不讓群臣用個人財富收買有勇力的人。明君對于其他諸侯國的要求,合法的就聽從,不合法的就拒絕。所謂亡國之君,并非沒了這個國家,而是這個國家的存在全然不歸自己所有。讓臣下用外力控制國內,相當于統治者喪失自己的國家了。為了挽救國家危亡而聽從大國,這比不聽從亡得更快,所以不去聽從。群臣知道君主不聽從,就不去同國外諸侯勾結;國外諸侯知道君主不聽從,也就不接受臣下對自己君主的胡言亂語了。
【原文】
明主之為官職爵祿也,所以進賢材勸有功也。故曰:賢材者處厚祿,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賞。官賢者量其能,賦祿者稱其功。是以賢者不誣能以事其主,有功者樂進其業,故事成功立。今而不然,不課賢不肖,不論有功勞,用諸侯之重,聽左右之謁,父兄大臣上請爵祿于上,而下賣之以收財利及樹私黨[1]。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有左右之交者請謁以成重。功勞之臣不論,官職之遷失謬。是以吏偷官而外交,棄事而親財[2]。是以賢者懈怠而不勸,有功者隳而簡其業,此亡國之風也[3]。
【注釋】
[1]課:(kè)考核。[2]吏:(lì)古代指低級官員或吏卒。吏,實指官府辦事人員。官,則是指管理者。[3]勸:勉勵。隳:(huī)通“惰”。這里用為怠惰之意。如:隳惰(懈?。汇穆ǖ《?,怠慢)。簡:怠慢。
【譯文】
明君設置官職爵祿,是用來引進賢才鼓勵功臣的。所以說,有賢才的人享受厚祿,擔任大官;功勞大的人有尊貴的爵位,享受重賞。任命賢才要衡量他的才能,授予俸祿要考量他的功勞。因此,有才能的人不隱藏自己的才能來為君主效力,有功勞的人樂于進獻功業,所以君主的事情能辦成,臣下的功業能建立?,F在卻不是這樣,不考核賢與不肖,不論有無功勞,任用被他國諸侯所看重的人,聽從左右近侍的請求,父兄大臣在上面向君主請求爵祿,在下面又出賣它來收取財利和培植私黨。所以財產多的人就靠買官成而成為尊貴的人,同君主左右近臣有交往的人靠著請求而成了重要官員。有功勞的臣子得不到肯定評價,官職的升遷顛倒混亂。因此小吏得以偷偷變成官員而對外交往,拋下政事而去親近財利。因此賢能的人由此而松懈懶散而不再勉勵自己及他人,有功勞的人由此而怠惰而怠慢自己從事的功業,這就是亡國的風氣呀!
【評析】
“八奸”從古到今都有,它存在的原因非常簡單,即為了自己的私利。韓非之所以列出這些手段是想提醒人們小心提防這些手段。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想要自己生活得更好,就必須要與更多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誠信待人。
然而,八奸的手段只要遇上明智的君主,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只有老老實實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換得應有的地位和俸祿,干得好的還會有獎賞。這就是告誡人們只要好好學習,就能做個明白人。明白了道理,就不會使用奸邪的手段。尤其是做領導的人,一定要明白什么樣事情應該怎么辦,這樣下屬也就玩不出手段,也就不會被下屬出賣,這就是韓非給我們現代人的啟示。
上一篇:《韓非子·五蠹第四十九》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韓非子·六反第四十六》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