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之忍第四十八
躁之忍第四十八
養(yǎng)氣之學,戒乎躁急。刺卵擲地,逐蠅棄筆。錄詩誤字,嚙臂流血。覘其平生,豈能容物。
西門佩韋,唯以自戒。彼美劉寬,翻羹不怪。
震為決躁,巽為躁卦。火盛東南,其性不耐。雷動風撓,如鼓爐。大盛則衰,不耐則敗。一時之躁,噬臍之悔。噫,不可忍歟!
【譯文】
欲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一定要戒除急躁的性格。晉人王述曾用筷子夾雞蛋來吃,因夾不住而憤然將雞蛋摔在地上,又用腳去踩蛋,因踩不住而憤然將之撿起放入口中嚼爛后吐在地上;三國時魏國的王思因一只蒼蠅不停地在其筆端飛舞而扔掉筆,拔出寶劍來驅(qū)趕蒼蠅。唐人皇甫湜因兒子抄詩錯了一個字,一時又沒找到用來懲罰兒子的棍棒,就將自己的手臂咬得鮮血直流。由此可以猜想得出,這三個人在生活中怎能做到寬容為懷呢?
戰(zhàn)國時魏國人西門豹,自知性急,因此經(jīng)常佩帶皮鞭,用以自我警戒。東漢的劉寬,性情平和,被丫環(huán)用肉湯潑到朝服上,他都沒有怪罪。
《易·說卦》中說:“震,指東方,為雷為決躁。巽,指東南,為木為風,其終為躁卦。”巽的性質(zhì)柔且剛,想有所為又不能成,此為偏躁,不能安于常情的卦象,叫不耐。巽是木,能生火,位置又在東南方,碰上雷風鼓動,就好比是通過風箱給爐里煽風,火越燒越旺,終致不可撲滅。任何事物在達到最盛的時候便開始衰落;如果不合常情,也必然會提前凋殘。一時的急躁,換來的可能是無法挽救的悔恨。唉!急躁乃人性的一大弱點,它只能使事情欲速而不達,人們怎能不修身養(yǎng)性,戒除急躁之心呢!
【評析】
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希望盡快致富,這種愿望是好的,但我們應該認識到事物發(fā)展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有時候事與愿違,欲速則不達,無論干什么都要有耐心,有一個艱苦準備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冷靜分析,不為一時的急功近利所誤導,要有一個長期奮斗目標,不拘泥于一時一事的利益得失,把眼光放遠些。
典例闡幽 忍住急躁才能避免欲速不達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后方,率領軍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兵的時候,南方彝族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襲擊蜀軍。
諸葛亮得知,孟獲不但作戰(zhàn)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
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兵敗退下去,就以為蜀兵不敵自己,不顧一切地追上去,結(jié)果闖進埋伏圈被擒。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松綁,好言勸他歸順。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諸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jīng)布置過的軍營。
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fā)現(xiàn)軍營里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地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xiàn)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并不難!”
諸葛亮也不作解釋,放孟獲回去。他料定盂獲今晚準來偷營,當即布置好埋伏。
孟獲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對手下人說,蜀軍都是些老弱殘兵,軍營的布置情況也已經(jīng)看清楚,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營,定能逮住諸葛亮。
當天夜里,孟獲挑選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進蜀軍大營,什么阻擋也沒有。孟獲暗暗高興,以為成功在即,不料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接連被擒,再也不敢魯莽行事了。他帶領所有人馬退到瀘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瀘水,沒有船不能過去,天氣又熱,困難重重。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裝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對岸射來的箭立即退回來,隨后再去渡河;一面將大軍分成兩路,繞到上游和下游的狹窄處,渡過河去包圍孟獲據(jù)守的上城。后來,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氣。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一次又一次遭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了第七次被擒,諸葛亮還要再放,孟獲卻不肯走了,他流著淚說:“丞相對我孟獲七擒七縱,可以說是仁至義盡,我打心眼里佩服,從今以后,我絕不再提反叛之事。”
就這樣,孟獲等終于順服蜀漢,聽從管轄。
上一篇:忍學《貴之忍第十三》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躁進之忍第七十五》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