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右·戒子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求而必得,舍之自失。是求我有,仁義道德。求之有道,得失由命。矧求在外①,曷勝天定②。日用常行,飲食男女,有正有邪,審幾精取③。夙興夜寐④,入孝出恭。動靜作息,靡有不中⑤。情欲利害,民日浸淫⑥。戕仁賊義⑦,淪胥禽獸⑧。於乎小子⑨,物莫人貴。知性知天,不褻不棄⑩。改過遷善,懲忿窒欲(11)。先哲有言(12),是用瀆告(13)。
【注釋】
①矧(shen):況且。
②曷:何。
③幾(ji):事物出現前或變化前的細微跡象。④夙(su)興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奮不懈。
⑤靡(mi):無。
⑥浸(qin)淫:浸漬。
⑦戕(qiang):殺害,殘害。賊(ze):傷害,敗壞。《孟子·梁惠王下》:“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
⑧淪胥:相率淪喪、陷溺
⑨於(wu)乎:同“嗚呼”。
⑩褻(xie):不嚴肅,不莊重。
(11)懲忿窒欲:克制忿怒,抑止嗜欲。《易·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12)先哲:古代的賢人。
(13)瀆告:輕率告知。
【譯文】
求就一定能得到,舍棄自然就得不到。求的是我具有的,即仁義道德。求它是有方法的,至于得失,則聽天由命。況且所求的是身外之物,怎么能勝過上天所定的。日用之物,日常的行為,飲食男女,有正道有邪道。要仔細考察事物的細微跡象,從中取其精華。要早起晚睡,勤奮不懈。入門要孝敬雙親,出門對人要恭敬。動靜作息,沒有不符合中庸之道的。情欲利害,人們每天都沉浸在其中,害仁害義,淪為禽獸。啊呀,小子,物沒有人尊貴。要知人性,知天命,不要不嚴肅莊重,不要自暴自棄。改正過錯,變為美善。克制憤怒,杜塞私欲。先賢有這樣的話,因此隨便告訴你。
上一篇:《吳萊·惰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張澍·曾子三省箴》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