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時寫了《天氣》,列舉了很多事例,如國家興衰、朝代興亡、各種人物的成敗,都和天氣有關,這說明天氣對人類的決定作用。發表后,覺得還不夠充足,這里再舉一些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意、德都被打敗了,只有日本還困獸猶斗,不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最后通牒,即拒絕投降。美國人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廣島投放了一枚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彈。廣島34萬人,被原子彈炸死14萬,負傷和失蹤雙目失明的更多,建筑物幾乎都被破壞。原子彈的威力是巨大的。第二枚原子彈叫“胖子”(受丘吉爾形象啟發),威力更大,也比“小男孩”更先進。美國人原定計劃把“胖子”原子彈投放在小倉,小倉人口更多、建筑物也更多,殺傷力和破壞力會更大。但當美國的飛行員查爾斯·W·斯威尼把“胖子”運到小倉上空時,忽然濃云密布,下面的霧氣更大,看不到目標,飛機在天空繞行達40分鐘,濃云仍未散去,城市中的霧氣也仍然凝聚散不開。飛機再要飛下去,汽油就快完了,飛行員不得已只好駕駛飛機調轉方向飛向附近尋找目標。這時長崎上空晴朗,城市的目標也清楚,W·斯威尼只好把“胖子”投放在長崎,長崎人死亡無數,建筑物遭到巨大破壞。
其實,美國人選擇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目標,第一個是小倉,因為小倉是日本最大的兵工廠,還有鐵路、車輛廠、機械廠、發電廠等;第二個是廣島,廣島是日本陸軍的重要軍港,海軍護航隊的集結點等;第三個是新瀉;第四個是京都;并沒有選擇長崎。
是天氣保護了小倉這個城市,保護了小倉人的生命和財產,也是天氣使長崎遭了大難。如果不是天氣,誰能保護小倉?而且根據天氣預報,那天小倉上空不應有濃云,下面也不應有大霧,但當原子彈運到小倉上空時,就忽然出現了濃云和大霧。你說這天氣……
二戰期間,日本軍隊在中國的北方和蘇聯軍隊交戰,大概叫諾門海戰役。日本731部隊為了迅速戰勝蘇軍,不惜使用細菌戰。主將下令把大量的細菌打向蘇軍,本來風向是向北刮,細菌會自然地流向蘇軍,誰知細菌剛打出去,風向忽然轉了,而且正倒轉卷回,且風力也忽然增大,細菌全吹回日軍自己陣營,結果本來想迅速取勝的日軍,被自己打出去的細菌害了,不戰而死人大半,剩下的人全無戰斗力。結果,主將被撤職,爾后自殺身亡。
是天氣幫助了蘇軍,也許是天氣要朱可夫成功。日軍曾在中國境內和蘇軍開過戰,全部打敗了蘇軍。但這次蘇軍統帥是朱可夫,希特勒進攻蘇聯,是天氣幫助朱可夫打敗了德軍,這次,天氣又幫助了朱可夫,不戰而勝了日軍。
當然,靠風向取勝最著名的例子是三國時的赤壁之戰。杜牧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曹操的軍隊大大超過周瑜和劉備的聯軍,周瑜用火攻曹軍,東風給予他方便,如果當天無東風 ,周瑜火攻必敗,吳蜀聯軍必為曹操所滅,曹操在那時便可以統一中國了,以后便不會有三國局面。看來,漢之后的三國時代,也是天氣確立的。天氣(東風)若不出來幫周瑜,歷史上也就不會有三國這個時代。
我曾到過湖北武昌西的赤壁,認真觀看了當年孫吳聯軍和北岸的曹軍對峙情況。又向當地的氣象專家詢問,這里隆冬季節會有東風(實為東南風)嗎?氣象專家回答,歷史上僅有一次,即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火燒赤壁打敗曹操時,其他時間都沒有。根據天氣規律,隆冬季節只有西北風,不應該有東風或東南風。近現代天氣記錄中,隆冬季節也沒有過東風。我想,曹操是大戰略家,他不會不考慮火攻,更不會不考慮風向,他知道這個時候不會有東風,但偏偏有了東風。天不滅曹,但這次天卻幫助了周瑜敗了曹。我當時還口占一詩:
赤壁從來欠東風,
孔明何處祭借之。
三分一統皆天意,
千載何須苦嘆思。
其實,漢代也是天氣給的。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劉邦等漢軍入彭城(徐州),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羽自率三萬精軍攻入彭城,打破劉邦的漢軍,殺漢軍十余萬人,漢卒皆南走,項羽率楚軍又追擊至赤壁東睢水上,漢軍郤,為楚軍所擠殺,漢卒十余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劉邦三帀(三周圈),劉邦是無法逃脫的。眼看劉邦將被楚軍殺死,“于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劉邦)乃得與數十騎遁去”。大風吹得天昏地暗,劉邦才趁機逃跑。如果沒有這場黑風,劉邦必被楚軍所殺,劉邦一死,也就沒有漢朝了。那么,秦以后就是楚了。是這股黑風確立了漢朝。
黑風救了劉邦,兩千年后,同樣的黑風救了吳培文,保住了頂級文物“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鼎中最著名的大鼎,產生于商代,出土于安陽西北岡,重875公斤。我到臺灣的故宮博物院訪問,那里的研究員告訴我,司母戊鼎太大太重,我們當年運不出來,只好留給大陸了。這個鼎身花紋繁縟,以雪紋為地紋,主體花紋除饕餮紋外,還有夔紋、龍紋、蟬紋、鳥紋、蠶紋、龜紋以及各種幾何形紋飾,十分珍貴,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據吳培文老人在電視節目中介紹他當年保護這個鼎的經歷:日本人侵略中國,1942年到了河南,便找這個鼎,企圖搶到日本去。吳培文先是把鼎埋在西屋馬棚下,日本兵通過漢奸知道鼎的情況,便去吳家挖,老天保佑這個鼎,不使之落入日本人手中。西屋馬棚被日本人理解為西院馬棚,他們把西院挖遍,也沒挖到。但吳培文意識到,肯定有漢奸配合,明天再來,必會在西屋挖到。他連夜取出這個鼎并運出去。但次日,正在運鼎的途中,日本兵就追上來了,平原的道路上,完全無法掩藏。吳知道,這次鼎肯定被日本人搶去了,絕對保不住了,他絲毫沒有辦法。當天天氣是萬里晴空,而且無風,誰知當日本軍到了他跟前時,忽然平地刮起一股黑風,至少有十三級,頓時天昏地暗,面對面都看不見人。風沙把所有日本兵的眼睛都迷住了。這些日本兵雙手掩面,伏地號叫,等到黑風過去后,早已不見了吳培文這個司母戊鼎。吳培文說他從小就不信迷信,絕不相信鬼神之類。但這一次忽然出現的十三級黑風,他至今不可理解。而且,直到他把鼎運走后,風才停。是天氣(黑風)保住了這個中國最大最寶貴的鼎。1947年司母戊鼎被運往南京,途中便沒有遇到黑風。
太平天國的名將翼王石達開最后在大渡河的滅亡,也因天氣。他率二十萬軍隊到了四川大渡河邊紫打地(今安順場附近)。他部隊的前鋒已渡過了大渡河,他只要繼續前進,過了河便安然無事了。也許他壯大后滅了清朝,還能做皇帝哩。誰知他的妃子生了兒子,石達開大喜,命令前鋒回來,共同慶賀他生了貴子。這樣不但未過河的軍隊留在河的北岸,已過河的部隊又回到河北岸。本來準備慶賀一下便過河繼續前進。誰知,前鋒部隊剛回渡到北岸,老天便猛降傾盆大雨,河水猛漲,僅三天時間,大軍便過不了大渡河,而且部隊給養也成了問題,結果被趕來的清軍消滅了。石達開為了保護部隊不被全部屠殺,自投清營,被押往成都殺害。看來,石達開是亡于天氣。
人說:“天定勝人 ,人定勝天”。天定了的事,人必須遵守順從,人定了的事,天也沒法改變。但天定的是大事,人只能在天定后再依據天意而定一些小事。比如,天定的春、夏、秋、冬,過了秋天,天氣便轉而寒冷,人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只能順從而準備過冬的棉衣等。但哪一天是冬至、哪一天是立春,這是人定的,也必須依據天的大意而定。人定后天也無法改變,到了立春那一天,天刮風下雨也好,清明景和也好,還是立春了。可是人定的無礙于天,天定了的便決定人類的命運、社會的命運。
還是好好地順從天吧。中國人歷來是順從天的,主張“天人合一”,“勝物而不傷”,和大自然和睦相處。而西方人卻要抗天,破壞天,改變天,制造出什么原子彈、氫彈等足以毀壞地球的武器,又制造出各種化學藥物,治病也致病。本來田地里長莊稼 ,自然而然,卻制造出各種化肥、農藥、催化劑等,增產了,也毒害了人。現在又搞什么轉基因,凡是抗拒天、不順應天的,天早晚都會報復他們。
我經常說:中國的哲學不能救中國,但能救世界。不能救中國,所以我們必須放棄中國的哲學,采用西方的哲學;能救世界,所以我們還要保宣傳中國的哲學。全世界如果都按中國人的哲學辦,和大自然和睦相處,不制造違反大自然的武器和藥物,一切自然而然,世界就會更美好。
上一篇:《與蟲爭食》肖念濤散文賞析
下一篇:《冤家母女》劉月新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