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思?xì)w引并序
石崇
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年。年五十,以事去官。晚節(jié)更樂放逸,篤好林藪,遂肥遁于河陽別業(yè)。其制宅也,卻阻長堤,前臨清渠,柏木幾于萬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觀閣池沼,多養(yǎng)魚鳥。家素習(xí)技,頗有秦趙之聲。出則以游目弋釣為事,入則有琴書之娛,又好服食咽氣,志在不朽,傲然有凌云之操。欻復(fù)見牽羈,婆娑于九列,困于人間煩黷,常思?xì)w而永嘆。尋覽樂篇有《思?xì)w引》,儻古人之心有同于今,故制此曲。此曲有弦無歌,今為作歌辭以述余懷。恨時無知音者,令造新聲而播于絲竹也。
思?xì)w引,歸河陽,假余翼鴻鶴高飛翔。經(jīng)芒阜,濟(jì)河梁,望我舊館心悅康。清渠激,魚彷徨,雁驚溯波群相將,終日周覽樂無方。登云閣,列姬姜;拊絲竹,叩宮商;宴華池,酌玉觴。
晉惠帝元康八年(298),石崇在徐州監(jiān)軍任上,“與徐州剌史高誕爭酒相侮,為軍司所奏,免官。”而在近八年內(nèi),石崇曾因議奏封賞當(dāng)依準(zhǔn)舊事,太熙元年(290)出為南中郎將,次年因贈鳩王愷,為司隸校尉傅祗所劾,感賦《思?xì)w嘆》,元康六年(296)又因諂事賈謐,出為征虜將軍,加上此次因高誕事免官,幾年來就遭受了四次較大的挫折和打擊。雖然時隔不久,他又拜官衛(wèi)尉,但人世的風(fēng)波,宦海的浮沉,使他在五旬之年已不免憂生懼禍,心有余悸,再次發(fā)出“歸歟”之嘆。于是寫了《思?xì)w引并序》,來表達(dá)自己厭倦官場生活,渴望歸隱河陽的思想感情。
由于石崇的文集散佚已久,我們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思?xì)w引序》最早載于南朝梁蕭統(tǒng)所編《文選》,《思?xì)w引》則最早載于唐代歐陽詢所撰《藝文類聚·樂部二》。其后,清人嚴(yán)可均編輯《全晉文》時,誤將《藝文類聚·人部·游覽》中的《思?xì)w嘆》與《文選》所載《思?xì)w引序》合在一起,題作《思?xì)w嘆并序》,讀者不可不辨。
石崇的序文旨在說明寫作《思?xì)w引》歌辭的緣起,申述自己歷經(jīng)仕途坎坷之后那種鄙棄世務(wù)、崇尚隱逸的閑散思想和超脫態(tài)度。全序可分為三個部分。開頭部分,作者以簡括的語言敘述了自己的生平:他少年時胸懷大志,不隨流俗,二十余歲步入仕途,歷官二十五年,五十歲因事罷免。據(jù)《晉書》本傳記載,石崇“年二十余,為修武令,有能名”,后歷散騎郎、城陽太守、黃門郎、散騎常侍、侍中、南中郎將、太仆、征虜將軍,官終衛(wèi)尉,年五十二遇害。他一生的經(jīng)歷十分復(fù)雜,然而序文僅以三個完整句就寫盡少年、中年直至老年共約五十來年的漫長歷程,可謂大筆包舉,要言不繁。
中間部分,作者詳寫自己晚年隱遁的情況。他五十歲免官以后,更加喜歡放達(dá),酷好山林水澤之樂,于是索性回到河陽(今河南孟縣西)別館隱居自適。這座別館距離京師較遠(yuǎn),環(huán)境頗為幽靜。它背靠長堤,前臨清渠,四周綠樹成蔭,流水繞宅。這兒有檐牙高啄的樓臺亭閣,又有碧波蕩漾的方池曲沼;這兒隨處可聞百鳥啁啾,無時不見游魚嬉戲;這兒侍女成群,樂歌盈耳。石崇作為別館的主人,每天外出專以游賞漁獵為事,歸來即以撫琴觀書為樂。他又喜好神仙之術(shù),以服食丹藥求取長生不老,平日大有超凡脫俗、遺世獨(dú)立的氣度。序中所寫這些,正是石崇隱居生活的縮影。這部分是序文的主體,作者不假雕琢而信手寫來,文筆相當(dāng)優(yōu)美,語言也格外清新,充分表現(xiàn)出他歸隱別廬的無窮樂趣。
后一部分,敘寫自己因有感于復(fù)官而作《思?xì)w引》、石崇免官歸隱未久,忽然又拜衛(wèi)尉,再次周旋于九卿之列。他覺得與其這樣使自身受到世務(wù)的牽累,遭到官場的困擾,倒不如隱居好。因此,他一心想著歸隱而感嘆身不由己。為了寄托自己的情懷,他從樂譜中尋到《思?xì)w引》一曲,特意填寫歌辭,讓侍妾被之管弦進(jìn)行演唱。作者在這部分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對官場煩黷的厭惡,以交代作序之由,用語質(zhì)樸而能曲折盡意,其感情色彩也極為鮮明。
全序以平生經(jīng)歷為線索,從少小的“夸邁流俗”寫到晚年的“樂于放逸”,進(jìn)而又寫到免官后重新作官的煩惱,由此便水到渠成地引出寫作《思?xì)w引》一事,從而點(diǎn)明序旨。行文條理井然,不枝不蔓,結(jié)構(gòu)相當(dāng)緊湊。
《思?xì)w引》歌辭,發(fā)端三句是寫作者思?xì)w之情甚切:他身在官場,心在河陽,他想象自己能插上鴻鶴的翅膀很快飛回別廬,去過那種任性放達(dá)的隱居生活。接著,作者設(shè)想了自己的歸程:先翻越洛陽北面的芒山,再跨過孟津渡口的河橋,就可欣喜地望見河陽別館。這里進(jìn)一步表現(xiàn)了他歸心之急。以下又寫望中所見:別館前的清渠激起一串串綠波,原來是魚兒在水中往來嬉戲,驚得天空的群雁亂了陣,互相擁擠著匆匆飛走。這里表明別館的美好可愛。最后,作者連用七句,詳寫了自己歸隱之后的快樂生活。“終日周覽樂無方”,這是總提一句,言自己一旦隱居,則整天外出四處游覽,那一定是其樂無涯。緊接著的六個排偶短句,一氣呵成,具體描寫了游樂盛況:有時登閣遠(yuǎn)眺,有時臨池宴飲。每到一處,都有美女陪侍,歌舞助興。置身此境,那足以使作者逍遙自在、飄飄欲仙了。可見,作者貴為九卿而急切思?xì)w,自然毫不足怪。
《思?xì)w引》是以作者過去的隱居生活為現(xiàn)實(shí)基礎(chǔ)的想象之辭,它集中抒寫了作者對歸引河陽別業(yè)的渴求與向往之情,也間接反映出他對官場生活的厭倦之感。這和序文可以互為補(bǔ)充。在寫作上,這首歌辭以三字句為主,以七字句間之,長短兼行,錯落有致”;同時,它的韻腳全都采用陽部字,通首一韻到底,讀來音調(diào)瀏亮,鏗鏘悅耳,很適于歌樂傳唱。
上一篇:舒元輿《錄桃源畫記》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喬宇《恒山記》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