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秦簡夫》鑒賞
《趙禮讓肥》全名《孝義士趙禮讓肥》,又名《宜秋山趙禮讓肥》,主要寫趙禮一家的賢和孝。
西漢末年,兵戈四起,士民逃竄。汴京趙家兄弟兩個雖學(xué)成滿腹文章,卻為生活所困,老大趙孝在山中負薪,老二趙禮采些野菜藥苗,養(yǎng)活母親,艱難度日。此劇主要以趙禮為中心展開劇情。趙禮面對老母年紀高大,卻過著無米無柴腹內(nèi)肌、四海無家奔波不定的生活,不由得心如刀絞,淚似懸麻。生活重擔(dān)壓得他“雙眉苦痛” ,顛沛流離走的他“兩腿酸麻” 。一日母子三人來到南陽宜秋山下,迷人的景致沒有使趙禮愁眉稍展,而是使他傷感“轉(zhuǎn)加” 。趙禮想起那些財主們,殺羊宰馬,飛觥走斝,朝朝飲宴,夜夜歡娛,“忒矜夸,忒豪華”;而窮苦百姓們卻少米無柴,面色如蠟,衣不遮體,房無片瓦,剔榆皮、掐槐芽為生。可貴的是,趙禮一家三口雖窮,卻不失賢孝的品德。安排飯食,弟兄兩個爭著去干,母親和兒子爭著去干。趙禮把粥煮好,分盛給母親和哥哥食用,自己拿著空碗,唯恐母兄發(fā)現(xiàn),故意用匙尖兒刮,裝作碗里有飯的樣子,“陪著笑臉兒百般的喜洽” ; 可是背過身不由得淚珠兒下,擔(dān)心“母親今日吃了這些弼湯,明日吃甚么哪!”他同情比自己更貧窮的父子討飯人,因為無飯食齋發(fā)他們而感到羞愧難當(dāng)。他趁熟(逃荒)趕路時,因為凍鋨交加而“口不覺開合” ,“腳不知高下” ,只覺得“天轉(zhuǎn)山搖地塌” 。為了安慰母親,他撒謊說不是因為自己“無食力身軀閃這一滑,多管是少人行山路凹凸” 。
趙禮“身似病中鶴,心若云間鶚” ,“本待要駕清風(fēng)萬里扶搖” ,卻“窮似投林鳥” ,半生無著落。滿腹才華,無人舉薦,只好在宜秋山下蓋間草屋居止,每日繞著淺水深山采些無毒的藥苗,贍養(yǎng)尊堂老母。一天他剛轉(zhuǎn)過“山村隘角” ,突然間“見騰騰的鳥起林梢,聽冬冬的鼓振山腰,珰珰的一聲鑼響,颼颼的幾聲胡哨” ,一伙強人齊臻臻的擺列著,“黑黯黯殺氣震青霄” 。為首的聲稱這宜秋山是他打圍射獵的地面,外人不得來此走動。趙禮嚇得肉戰(zhàn)身搖,連忙討?zhàn)垺T瓉磉@為首的人家在鄧州,姓馬名武,學(xué)成十八般武藝,當(dāng)年也曾應(yīng)過武舉,因其面貌“丑叉” ,不被任用,便在宜秋山虎頭寨落草為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他每一日要吃一副人心肝,現(xiàn)在抓住趙禮,立即下令僂羅們拿上山寨來,自己要親自剖腹剜心,“做個醒酒湯兒” 。馬武見趙禮面不改色,問其有何話說,趙禮說道: “家中有老母兄長,母親年紀高大,哥哥軟弱,太仆可憐見,告一個時辰假限,辭別老母兄長” ,“著俺哥哥行仁孝” ,將老母養(yǎng)育恩報,他自己以“信”字為 “質(zhì)當(dāng)” ,“上山來就死” 。馬武聽后便放他回家,“若是來呵,咱取一面笑。若不來呵便罷” 。趙禮急急火火地跑回家里,把事情經(jīng)過告訴母親,母親要去告官,趙禮卻寧愿一人上山送死,也不告官,為的是怕惱犯賊人殺壞全家。趙孝這時打柴未歸,趙禮為了不“失口信與兒曹” ,雖然遺憾自己不能將母養(yǎng)老,也只得辭母上山,“東倒西歪,失魂落魄” ,投至山寨,請求一死。這時趙孝上山來救兄弟,老母也上山來尋兩個兒子。馬武對趙禮說道: “你來了也,我不殺你,是我失信;你若不來呵,便是你失信。”說完便拿住趙禮要殺。趙孝這時哀求馬武說: “太仆可憐見,小生肥,留著兄弟,殺了我者。”馬武依了趙孝之言,要留著趙禮,殺死趙孝。可是趙禮這時又哀求馬武: “太仆可憐見,小生肥,殺了小生者,留著我哥哥,侍奉母親,殺了小生者” 。馬武聽從其言,要殺趙禮。這時老母親向馬武哀求說: “太仆可憐見,兩個孩兒尋覓將來的茶飯,都是老身吃了,老身肥,留著兩個孩兒,殺了老婆子者” 。馬武聽從其言,要殺老婆子,趙孝趙禮這時一齊向馬武哀求: “太仆可憐見,留著老母,俺兩個肥,殺了俺兩個者,”馬武雖然為之惱怒,但轉(zhuǎn)念又想: “馬武也,你尋思波,兀的不是兄愛弟敬,為母者大賢,為子者至孝?你家中也有一爹二娘,三兄四弟,五姊六妹,知他死在誰人劍鋒之下,填于草野溝壑之中?”“則他這孝心腸感動我這鐵心腸,罷罷罷,我不殺你,我饒了你,放你回去。” 趙禮見馬武雖然“殺人刀十分的厲害,原來這活人心依然尚在” ,對馬武不殺之恩感激涕零。但剛轉(zhuǎn)身要走,又被馬武喚回,他以為馬武翻悔,馬武說: “男子漢一言已出,豈有翻悔,敢問賢士姓甚名誰?” 馬武聽說他兄弟兩個是漢朝中三請不至的趙孝趙禮,說道: “我尋賢士覓賢士,原來在于此處,賢士請坐,受馬武幾拜” 。趙禮年幼受拜不安,馬武說: “我拜德不拜壽。我把哥哥擒于山寨,觸犯著賢士休怪,請賢士穩(wěn)穩(wěn)安坐,受取馬武八拜。” 馬武還命僂羅拿來衣服一套、金銀一秤、白米一斛,與趙孝趙禮兄弟兩個侍養(yǎng)老母之用。
東漢建武元年,君明臣賢,天下太平,朝廷派人接趙禮兄弟及母親上京。母子三人駟馬安車,再也不似當(dāng)年在宜秋山所受千辛萬苦了。三人來到鄧禹丞相府中,鄧禹讓趙禮在班中認一個大恩人。趙禮正不知恩人為誰,誰為恩人,文武班中有人說了句“賢士了腳也” , 趙禮猛地抬頭一看, 原來卻是馬武,想起宜秋下山幾乎被剜心,不由他害怕顫抖。馬武抱歉地說: “宜秋山下不成一個管待,至今猶自慚愧” 。趙禮感謝馬武資助之恩,并命左右拿出白米一斛、衣服一套,作為對馬武答賀之禮。馬武一見全是自己宜秋山所贈之物,誤以為賢士因這些東西是打劫人的,故此不用。趙禮回答說: “老母嚴教,斷然不用。”趙母感謝鄧禹丞相薦舉之恩,鄧禹對趙禮說:“這就是馬武元帥舉薦你來,老夫何功之有! ”原來馬武在宜秋山聽了趙禮的勸告,遣散婁羅,去應(yīng)武舉,輔佐光武帝平定天下,討滅了赤眉銅馬趙義,屢立戰(zhàn)功,如今被封為兵馬大元帥,力薦趙禮兄弟出來佐理太平。趙禮原以為鄧禹舉薦自己入朝,卻原來是伯樂馬武,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最后鄧禹傳皇帝之命,表彰趙禮兄弟宜秋山讓肥爭死,節(jié)義堪稱: 其母賢德,旌表門庭; 封官賜金,永耀清名。
此劇宣揚趙禮母子三人賢孝品德,讓肥一節(jié)最為動人;馬武為盜、薦賢,也寫得生動。但縱觀全劇,比較平庸。
上一篇:元戲劇《鄭廷玉·包龍圖智勘后庭花》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范子安·陳季唧誤上竹葉舟》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