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穆子諫季武子為三軍
【原文】
季武子為三軍[1],叔孫穆子曰:“不可。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諸侯有卿無軍,帥教衛(wèi)以贊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2],帥賦以從諸侯。是以上能征下,下無奸慝[3]。今我小侯也,處大國之間,繕貢賦以共從者,猶懼有討。若為元侯之所,以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遂作中軍。自是齊、楚代討于魯,襄、昭皆如楚[4]。
【注釋】
[1]季武子:魯國的卿,季文子之子季孫夙。三軍:按周禮規(guī)定,天子可擁有六軍,諸侯大國擁有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魯為大國,原有三軍,后來國勢削弱,僅置上、下兩軍,中軍闕如。
[2]無卿:按周禮規(guī)定,諸侯大國有三卿,都由周天子任命。次國也有三卿,其中二卿由周天子任命,一卿由國君任命。小國有二卿,都由國君任命。此處所指無卿,是說小國沒有周天子任命的卿。
[3]奸慝(tè):奸邪,邪惡。
[4]襄、昭:指魯襄公和魯昭公。
【譯文】
季武子打算建立三軍,叔孫穆子說:“不可以。天子擁有六軍,由在王室為卿的公統(tǒng)率,用來征討不義之國。大諸侯國的國君擁有三軍,由卿統(tǒng)帥,用來隨從天子征討。一般諸侯國的國君有卿而沒有三軍,由卿統(tǒng)率經過訓練的衛(wèi)士來輔佐大諸侯國的國君。自伯、子、男以下的小國只有大夫而沒有周天子任命的卿,主要負責率領一些兵車甲士跟隨諸侯作戰(zhàn)。這樣居上者才能匡正下級,下面才沒有奸惡之事?,F在我們魯國只是一個小侯國,處在齊、楚等大國之間,即使整治好兵車甲士來供應大國,還是擔心被討伐。倘若建立大諸侯國才有權擁有的三軍,勢必會激怒大國,恐怕不行吧?”季武子沒有聽從穆子的勸告,于是在原有上下兩軍的基礎上又組建了中軍。自從建立中軍以后,齊、楚兩大諸侯國輪番攻打魯國,魯襄公、魯昭公被迫先后前去楚國表示臣服。
上一篇:《叔孫穆子論死而不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史伯為桓公論興廢》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