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建祭父不薦芰
【原文】
屈到嗜芰[1]。有疾,召其宗老而屬之[2],曰:“祭我必以芰。”及祥[3],宗老將薦芰,屈建命去之[4]。宗老曰:“夫子屬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國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訓(xùn)后世,雖微楚國,諸侯莫不譽。其祭典有之曰:國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饋,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魚炙之薦,籩豆、脯醢則上下共之[5],不羞珍異,不陳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國之典。”遂不用。
【注釋】
[1]屈到,楚國的卿,名子夕。芰:菱角。
[2]宗老:大夫家里掌管祭祀的家臣。
[3]祥:祭名,父母死十三個月而祭叫“小祥”,二十五個月而祭叫“大祥”。
[4]屈建:屈到的兒子,名子木,楚國大夫。
[5]籩(biān)豆:古代祭祀時盛果品的竹器和盛肉的木器。脯醢(hǎi):果干和肉醬。
【譯文】
屈到喜歡吃菱角。他患重疾時,叫來負(fù)責(zé)祭祀的家臣囑咐說:“祭祀我的時候,一定要用菱角。”到了他死后的祥祭時,家臣準(zhǔn)備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把它拿掉。家臣說:“這是您父親囑托的。”屈建說:“不能這樣。我父親執(zhí)掌楚國的政事,他制定的法令記在百姓的心中,同時也收藏在王府里,對上可以比同于先王,對下可以訓(xùn)導(dǎo)后人,即使沒有楚國,各國諸侯也沒有誰不稱贊的。祭祀的法典上說:祭祀國君要用牛,祭祀大夫用羊,祭祀士用小豬和狗,祭祀普通人用烤魚,竹籩木器里裝的果干和肉醬,則從國君到普通百姓都可以用。不進獻珍貴稀少和罕見的東西,不陳列品類繁多的食品。我父親也不能因為自己的嗜好而違犯國家的法典。”于是祭祀時就沒使用菱角。
上一篇:《少室周知賢而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師曠論樂》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