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寅初
馬寅初(1882—1982),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新中國成立后,他曾擔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校長等職。1957年因發表《新人口論》主張控制人口而被打成右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得以平反。他一生專著頗豐,尤其是對中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貢獻。
【原文】
今日為母校二十九周年記念,令人發生深切之印象。現學校既受軍閥之摧殘而暫時消滅,但今天之記念會,仍能在杭州舉行,聚昔日師友同學至二百數十人之多,可見吾北大形質暫時雖去,而北大之精神則依然存在。
回憶母校自蔡先生執掌校務以來,力圖改革。五四運動,打倒賣國賊,作人民思想之先導。此種雖斧鉞加身毫無顧忌之精神,國家可滅亡,而此精神當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于國家社會,不顧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達其至高之鵠的。
茍有北大之犧牲精神,無論舉辦何事,則結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今以浙江一省而論之,如以北大犧牲精神,移辦政府與黨務,則不出一年,必可為全國之模范省。蓋浙江現時之地位,較他省優良之點甚多。財政之統一,一也:浙江之財政廳,尚能統轄全省財政,較之江蘇、安徽、福建等省,俱遠過之。江蘇因為孫傳芳之戰事未了,所統一者僅長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數月間雖征收稅吏,俱歸二三軍隊首領所委派;福建即使菜擔妓女,亦俱貼印花,其財政上之紊亂,可以想見;至湖廣江西等省,更無須深論矣。金融之平穩,二也:全省無濫發紙幣,引起金融之擾亂。軍隊之統一,三也。教育之優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軍興,全省所受之損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種之優點,茍政治能上軌道,辦事人員俱抱北大精神而徐圖改革,則將來之浙江,必較今日可以遠勝萬倍。
雖然,欲圖改革,必須自環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國家社會之所以每況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墮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請寅初代謀統捐局長者,不知凡幾,且有欲寅初推薦往禁煙局者。彼輩之心理,以為寅初現正在反對禁煙局,則寅初推薦之人員,禁煙局不敢不留用。際此生活困難之時,在政界謀事,果屬生活問題,情尚可原。然來寅初處謀事之人,甚至預先說價,必須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當之收益者而后可。是故中國大半人民,雖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腦筋中實無一“公”字之印象。故公家觀念之薄弱,已達極點,而對一己之升官發財,譬諸廁所之蒼蠅,群相鶩集。故無論何界,茍有一人稍有地位,則其親戚朋友,全體聯帶而為其屬下,家庭觀念之深切,世無其右。當知吾人對于國家社會之義務,應以人民之幸福為前提,不當以個人彌補虧空或物質享受為目的。北大昔日既為群眾之導師,今而后當如何引導人民,打破家庭觀念,而易以團體觀點;打破家庭主義,而易以國家主義,恢復人生固有之犧牲精神。否則,若僅有表面之革命,恐雖經千百次,于國家于社會仍無補于事也。
且中國人民之心理,對公家事,若不相干,可以不負責任。如寅初此次反對鴉片,時有人以“在此種社會何必做惡人”之語來相勸勉。若寅初家中婦女如作此語,寅初本可不加深責,然此種淺薄之語,竟發諸現在之官吏與夫東西留學生之口。嗚呼!一人公正之勇氣能有幾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勵,而反以冷水澆頭,人心至此,可深浩嘆!中國人以“不”字為道德,如不嫖不賭,不飲酒,不吸煙,果屬靜止之道德,然缺乏相當之努力,與夫犧牲之精神,以盡人生應有之義務。雖方趾圓顱,實類似腐尸。西人謂life is activity,否則,反不如截發入山,做和尚之為愈,何必在世上擾擾哉。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犧牲于社會,對于全國,或以范圍過大,尚須相當時以若僅浙江一省,則改造之目的,誠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養成國家觀念,犧牲個人而盡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舉凡戰勝環境,改造人心,驅除此等奄奄待斃不負責任之習俗,諸君當與寅初共勉之!
(選自《馬寅初演講集》第四集,商務印書館1928年版)
【賞析】
馬寅初是我國近現代史上敢怒敢言、不屈不淫的典型,他曾經因為猛烈抨擊國民黨四大家族的腐敗而身陷囹圄,曾因自己的人口論而受到不公正待遇,他于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擔任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校長,1957年因發表《新人口論》被迫辭去北大校長職務。
馬寅初不畏強權,堅持真理,他說:“講話不怕死,怕死不講話。”在演講中,他善于作獅子吼,演講中充滿凜然正氣,四大家族對他又恨又怕,想要用高官厚祿拉攏他,都被他拒絕了。他的演講使蔣介石無比震怒,將他囚禁了起來,據說看守他的憲兵聽了他的演講后決心不再為蔣賣命,回家務農去了。他用演講抨擊官僚資本和反動的經濟政策,無私無畏,在一次演講中,面對著臺下的特務,他說:“站在下面的特務們,你們要開槍就開吧。”
馬寅初于1951—1960年間任北大校長,為了辦好社會主義新型民主大學,他集思廣益,經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聘請名人到學校進行演講,使得北大的學術氛圍非常濃厚。后來他因為發表了我國人口增長過快,需要進行人口普查和節制生育的論斷而被批判,直到1978年才得到平反,并被任命為北大名譽校長。
作為北大畢業的一名學子,他深受北大精神之熏陶,在此演講中,他以淺易而典雅的文言文,簡潔利落、層次分明地將北大精神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和闡述,同時對我國國民的劣根性進行了剖析,在此基礎上將北大精神的核心——以天下為公的犧牲精神——與對浙江革命形勢的分析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將北大精神對于改造我國國民性、引導人民和對于引導浙江人民奮起保家衛國的作用進行了透徹的陳述,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思想價值。
本演講的語言并不是非常好理解,但是很有特點,句子簡潔,句式簡短有力,行文間透露出一股愛國愛校的凜然正氣,啟人心智,震撼人心。
上一篇:聞一多《獸·人·鬼——1946年在國民黨制造“一二·一”血案后發表的演講》全文與賞析
下一篇:《參考文獻》全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