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虞美人》原文與賞析
姜 夔
括蒼煙雨樓,石湖居士所造也,風景似越之蓬萊閣,而山勢環(huán)繞,峰嶺高秀過之。觀居士題顏,且歌其所作 《虞美人》,夔亦作一解。
欄桿表立蒼龍背,三面巉天翠。東游才上小蓬萊,不見此樓煙雨未應回。而今指點來時路,卻是冥濛處。老仙鶴馭幾時歸,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這首詞及其序,是姜夔贊美 “括蒼煙雨樓”這一風景名區(qū)及懷念故人之作。
在序中,說明了括蒼煙雨樓是宋代名詩人、名書法家范成大所造。據(jù)《浙江通志》中有關記載,說此樓“由好溪堂層級,三休至煙雨樓,憑欄四顧,目與天遠。”所以詞作者在序中接著說,這兒的風景,像越地的蓬萊閣,而且“山勢環(huán)繞,峰嶺高秀”則超過了蓬萊閣。序尾,還談到了在煙雨樓看到了石湖居士范成大所題的字,讀了范成大所作的詞《虞美人》,因而自己也作一首。總之,“序”說明了寫作的緣起。再看詞的“正文”:
“欄桿表立蒼龍背,三面巉天翠。”詞首兩句,承序中“山勢環(huán)繞,峰嶺高秀”之意,說煙雨樓上之欄桿,屹然聳立在像蒼龍一樣的峻嶺背上。而憑欄望去,可見其他三面翠綠如玉之山,巉崄突兀地聳入云表。這兩句起得氣勢非凡,描繪形象生動。
“東游才上小蓬萊,不見此樓煙雨應未回。”因上面說了,風光是如此美好,所以這兩句表明自己有這樣的看法:向東游歷只上了小蓬萊還是不夠的。如不到括蒼煙雨樓上一游,是不能盡其極至的。這就像赴泰山游玩一樣,如不到極頂上觀日出,是不應就此罷休的。
“而今指點來時路,卻是冥濛處。”視角由環(huán)視變?yōu)楦┮暎f在煙雨樓上,瞰望當時進山上樓之路,已經(jīng)是冥冥濛濛,模糊不清了。這樣寫從另一側(cè)面點明了煙雨樓之高峻奇險,另外,又為下兩句意思的表達鋪設了道路。
“老仙鶴馭幾時歸,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這兩句說已經(jīng)成仙(逝世)多年的范成大什么時候再駕著鶴歸回到這兒,作舊地重游呢?由于時間的推移,由于山川城郭的變遷與易貌,令人多少會產(chǎn)生模糊難辨之感;但這括蒼煙雨樓是范成大所造,而這兒山川風物是如此奇特,因此作者猜想,如范成大駕鶴重來,是不應該認不清來路的。這兩句,充滿了世事滄桑之感,充滿了對故人的思念與緬懷(姜夔一生過游士生活,來往蘇州時,主要是靠范成大對他的周濟),也充滿了對煙雨樓贊美之情。
綜合所述,可見這首詞寫景與懷人結合,贊美與感嘆并行,分明之脈絡內(nèi)貫,剛清之文氣外溢。能使人讀后回腸蕩氣,堪稱名作!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舟中晚望祝融峰》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經(jīng)籍、寓言故事·蛇頭尾共爭在前喻》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