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約公元前100—44),古羅馬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共和末期著名的獨裁者,他在羅馬從共和向帝國的過渡中起了促進的作用。
愷撒出身于羅馬古老而著名的尤利烏斯家族,父親曾任行政長官,在他15歲時去世。愷撒少年時期就有非凡的抱負和志向,幻想權力和榮譽。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曾師事于古羅馬演說家毛路,到過羅得斯島,學習修辭學和演說術。
愷撒生活的時代,正是羅馬奴隸制社會各種矛盾激化,共和國發生嚴重危機的時代。當時,羅馬奴隸主階級內部出現了兩個尖銳對立的集團:民主派和貴族派。兩派不斷進行斗爭,愈演愈烈。由于親戚關系,愷撒與民主派有一定聯系。馬略是他的姑父。由于馬略的提攜,愷撒13歲時當選為朱比特神的祭司。18歲時他娶了著名的民主派人物秦納的女兒科爾涅利婭為妻。蘇拉得勢后要他和科爾涅利婭離婚,他大膽加以拒絕。結果,他妻子的嫁妝和財產全被蘇拉沒收。為了躲避蘇拉的迫害,他不得不在薩賓尼亞人居住的地方流浪了一個時期。后來他逃到比提尼亞,后又轉到基利基亞,在那里擔任過某種職務。公元前78年蘇拉死后,愷撒在回意大利途中,在米利都附近的法爾馬庫薩島被海盜抓住。海盜向他索取20塔蘭特作為贖金,他慨然答應支付50塔蘭特。但是剛一獲得自由,他便領了一支軍隊去清剿那股捉他的海盜,抓到其中的大部分,并得到大宗財物。
公元前77年,愷撒對曾任馬其頓總督的格涅烏斯·科爾涅利烏斯·多拉伯拉提出控告,指責他貪贓枉法。雖然多拉伯拉被宣告無罪,愷撒卻因此而得到巨大名聲。
公元前73年,他在軍隊中擔任參將的職務。公元前68年他任財務官。這一年,他的姑母尤利婭(馬略的妻子)去世,愷撒在悼詞中贊揚了她和馬略。不僅如此,在送葬的時候,他還公然抬出了馬略的模擬像。馬略的像在公開場合出現,這是自蘇拉宣布馬略為公敵之后的第一次。這一舉動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公元前65年,愷撒出任市政官。他為了籠絡人心,慷慨捐資,以致于不僅耗盡了自己的財產,還欠下大筆債務。據普魯塔克說,他提供了640名角斗士參加比賽,他用于演出的費用超過他以前的任何一個人。在他負責監修阿皮烏斯大道的時候,他貼了很多錢。
公元前65—62年之間,卡提林納幾次競選執政官,在屢遭失敗后企圖用武力奪權,這就是所謂“卡提林納陰謀”。由于史料不足,愷撒與卡提林納的關系不能確知,不過恐怕是有某種程度的牽連。公元前62年,愷撒當選為大祭司,還被選為行政長官。行政長官任職期滿后,他出任過西班牙總督。但是,他的一批債主不肯讓他離開羅馬赴任。幸虧當時羅馬的大富翁克拉蘇替他還了一部分債,又為他作保,他才得以成行。據說,光是擔保的債務即達830塔蘭特。在這之前幾年,愷撒即已開始和龐培以及克拉蘇接近。公元前67年,他支持了阿烏魯斯·加比尼烏斯提出的授予龐培與海盜斗爭的全權的法案,次年他又支持蓋烏斯·馬尼利烏斯關于授予龐培對米特拉達特斯作戰的全權的法案。
在西班牙任職期間,愷撒頗有政績。他征服了一些部落,擴大了羅馬人統治的地域。由于勝利的戰爭,不僅他自己發了財,還使他的部下也發了財。士兵們對他很滿意, 宣布他為“英白拉多”①。他調解了一些城市之間的糾紛,解決了一些債主和債務人之間的爭端。公元前60年,他載譽回到羅馬。按照羅馬的習俗,愷撒可以得到一次凱旋式。但是當他到達羅馬時,正逢選舉下一年度的執政官。他急于參加選舉,被迫放棄了凱旋。因為根據規定,得勝的將軍在凱旋式舉行之前,不能進入羅馬城,而參加競選執政官的人,必須本人在城內才能參加選舉。愷撒請求元老院特許他缺席參加競選,小加圖首先出來反對,聲言必須維護法律的尊嚴。許多早就對愷撒心存疑懼的元老支持小加圖的意見。事實上,羅馬歷史上有過缺席參加競選的先例。
愷撒以雄辯的口才、改革派的形象、慷慨大度的品德以及在西班牙等地的戰功,在平民和一部分上層人士中間贏得了威望,但他心里很清楚,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要保證自己取得勝利,必須取得兩位在當時最有影響的人物的支持。他首先爭取到了龐培,繼而調解了龐培和克拉蘇之間的不和。就這樣,在公元前60年的夏天,羅馬三位有巨大影響的政治家之間達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協議。近代學者稱這一協議為“前三頭同盟”。這是龐培、克拉蘇和愷撒三人暫時結成的同盟,因為任何一方都不能單獨掌權,只有聯合起來,才能與元老院相抗衡。因此,“三頭同盟”雖然代表著不同集團的利益,但他們的結盟卻具有反元老貴族的意義。為了鞏固這一聯盟,愷撒把自己的女兒尤利婭嫁給了龐培,盡管她已經與別人訂了婚。
在龐培和克拉蘇的支持下,愷撒當選為公元前59年的執政官,他立即提出了幾項提案:一是批準龐培在東方的所有決定。二是規定分給20,000名公民以土地,其中首先是龐培的老兵,其次是有3個以上子女的貧苦公民。首先分配在卡姆帕尼亞的國有土地,不足部分,用重新設立的東方諸行省的收入在意大利境內的其他地方向私人購買。份地在20年內不許轉讓。設立由龐培和克拉蘇領導的20人委員會負責執行這項法律。三是把在亞細亞的包稅金額減少三分之一。這有利以克拉蘇為代表的騎士階層中的一批包稅商。四是新的反勒索法,加強了對在行省濫行勒索的官員的懲罰,進一步明確了行省總督的職權。這有利于改善行省居民的處境。
前三項提案的通過遇到了貴族派的激烈反抗。愷撒的同僚,公元前59年的執政官比布魯斯藉口有不吉利的朕兆,不讓召開公民大會討論愷撒的提案。愷撒對此置之不理。在表決土地法案的公民大會上,身藏利刃的龐培的大批老兵的在場決定了一切。
根據愷撒的命令,在羅馬開始公布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決議,這是歷史上最早的官方報紙。他企圖通過這種文件影響社會輿論。
圍繞執政官任期屆滿之后愷撒將出任那個行省的總督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斗爭。根據以前的規定,元老院在下一年度的執政官選舉之前即應確定他卸任后治理哪個行省。考慮到愷撒這樣一個人選,它便為公元前59年的執政官指定了戰略地位不甚重要的行省。為了改變這一決定,愷撒通過他的親信、保民官瓦提尼烏斯向公民大會提出議案,規定愷撒卸任執政官之后,擔任山南高盧和伊呂里庫姆的總督5年,有權領有3個軍團。這一提案通過了。元老院這次顯得慷慨,又心懷叵測地根據龐培的提議,給他增添了那爾旁高盧行省和再招募一個軍團的權力。
在離開羅馬前往行省就任總督之前,愷撒精心物色并通過種種手段扶植了一個能夠代表他的利益行事的人當公元前58年的保民官,這就是羅馬歷史上有名的普布利烏斯·克勞狄烏斯。克勞狄烏斯是有名的浪蕩公子,經常在情場制造丑聞。愷撒的第二個妻子和他私通,被當眾揭露后,愷撒仍然佯作不知,只以和妻子離婚了事。克勞狄烏斯糾集了一大幫由奴隸和城市貧民組成的打手,每逢召開公民大會就把他們帶到會場,這就決定了他提出的提案都能通過。他的第一項提案是每月無償地給城市貧民分發糧食。據西塞羅說,僅這一項就要花去國庫收入的五分之一。另一項提案是恢復公元前64年被取締的城市中各個街區的種種公會,這是一些類似政治俱樂部的組織,不僅平民,而且奴隸也可以參加。利用這些組織可以搜羅和控制很大的一幫人。此外,還有一些限制元老院權力的提案。克勞狄烏斯還設法把貴族派的首領西塞羅和小加圖從羅馬城弄走了。
公元前58年愷撒出任高盧總督的時候,當時尚未被羅馬人征服并被稱為“蓬發”高盧①的廣大地區正是處于大動亂之中。居住在那里的克爾特諸部落,處于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矛盾重重,互相爭雄,戰爭不斷。這就為愷撒插手他們的內部紛爭進而派兵入侵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他用分化瓦解和武力征服相結合的方法,于公元前58年占領了高盧中部,次年又擊敗了高盧北部的比利時人諸部落,到公元前56年年底已經基本上并吞了整個高盧地區。
在高盧的巨大勝利在羅馬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進一步激化了愷撒和貴族派之間的矛盾,也使他和龐培之間的裂痕日益擴大。為了適應新的形勢,三頭于公元前56年春在魯卡城會晤。根據達成的協議,愷撒在高盧的任期延長5年,領有的軍團數目增加到10個,在總督任期屆滿后于公元前48年出任執政官;龐培和克拉蘇擔任公元前55年的執政官,卸任后分別出任西班牙總督和敘利亞總督。
公元前56年冬,愷撒和越過萊茵河進入高盧的日耳曼諸部落作戰。他在和他們談判的同時,突然對他們發動進攻,取得重大勝利。接著,他越過萊茵河,進入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區。公元前55年和54年,他兩度入侵不列顛。公元前52年,在高盧地區爆發了由維爾奎格托里克斯領導的反羅馬人大起義,斗爭延續了一年多,最后被愷撒殘酷地鎮壓下去了。
愷撒對高盧的征戰,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對羅馬的政局以及愷撒后來的事業都有重要的意義。他把從高盧掠奪的巨額財富用來進一步收買城市貧民和網羅黨羽。久經征戰的10個軍團更是他后來奪取政權的重要依靠。他的戰功引起了克拉蘇和龐培對他的更大嫉妒。渴望榮譽的克拉蘇在對帕提亞的戰爭中陣亡(公元前53年),龐培則日益靠攏貴族派,殫精竭智打擊愷撒。
公元前52年初,克勞狄烏斯被殺,在羅馬城引起巨大騷動,元老院任命龐培負責鎮壓。接著,龐培在愷撒應在何時卸掉總督職務,應否本人在羅馬城內參加競選公元前48年度的執政官,由誰接替愷撒擔任高盧總督等問題上大作文章,中心思想是要使愷撒成為一度沒有任何公職的人,便于利用藉口除掉愷撒。
公元前49年1月1日的元老院會議上,敵視愷撒的勢力在龐培的支持下占了上風,決定要愷撒立即卸任,并且指定了接替他的人。愷撒的親信、保民官安東尼和克文杜斯·卡西烏斯對這一決定行使了否決權,但是貴族派元老對他們的意見不予理睬,并對他們加以侮辱。1月7日,他們化裝成奴隸逃到愷撒所在的山南高盧,向愷撒報告羅馬城內的情況。元老院宣布了緊急狀態,并且授權龐培在意大利招募軍隊。
當時,怎樣把握時機,對于愷撒說來有著生死攸關的意義。愷撒的軍隊絕大部分駐在山北高盧,身邊只有一個軍團和一些輔助部隊。他經過一番周密策劃,于公元前49年1月10日,率領身邊僅有的軍隊越過了意大利和高盧諸行省之間的界河盧比孔,充分利用了龐培的動作遲緩,沒有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羅馬突進。總督進軍意大利是違法之舉,愷撒為了推卸罪責,藉口他是為了維護被侮辱的保民官而出兵。龐培得到愷撒進軍意大利的消息,1月18日即率領一批元老和兩名執政官逃離羅馬,前往希臘。
愷撒奪得羅馬政權后,對政敵實行寬大懷柔的政策,贏得了一部分元老貴族和騎士的好感。這年秋天,他出兵西班牙,經過40天的戰斗,終于迫使龐培的兩員部將的軍隊投降,鞏固了自己的后方。第二年,愷撒發動了與龐培爭奪東方各行省的戰爭。公元前48年6月,在希臘境內著名的法薩盧戰役中,他徹底擊敗了龐培。龐培逃到埃及,被國王派人殺害。愷撒追擊龐培,進兵埃及,把依附于他但當時被逐出埃及的女王克列奧帕特拉七世扶上臺。后來,他又轉戰小亞細亞,擊潰了同龐培結盟的本都國王法爾納凱斯。公元前46年,愷撒平定了非洲支持龐培的勢力,次年又鎮壓了龐培的兩個兒子在西班牙的反抗。至此,羅馬的內戰以愷撒取得勝利而告一段落。
愷撒回師羅馬,受到空前隆重的歡迎。他被推舉為終身獨裁官,還擁有眾多的其他頭銜,成了集軍、政、司法、宗教權力于一身的無冕之王。
在內戰期間和實行獨裁統治時期,愷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擇要而言:一,改組元老院,把自己的親信安插進去,將元老數目增加到900人,其中有一些是老資格的軍官,還有被釋放的奴隸和少數行省出身的人。二,增加了高級官員的數目,財務官由20人增至40人;市政官由4人增至6人;行政長官由8人增至16人。這使更多的人能夠得到擔任高級職務的榮譽,加強他的獨裁統治,又適應了逐步建立官僚機構的需要。三,采取了一系列改善行省管理制度的辦法,以擴大其統治基礎。他頒布了反對行省官員勒索和舞弊的法令,廢除了亞洲諸行省中什一稅的包稅制。他擴大了授予羅馬公民權的范圍,山南高盧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都得了羅馬公民權。那爾旁高盧、許多西西里的城市和某些阿非利加的城市得到了拉丁公民權。他提出了自治市法,規定授予自治市解決當地問題的權利,確定了自治市行政官員的選舉辦法。他在所有行省中都建立殖民地,安置他的老兵和貧苦的公民。這對于促進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和行省的羅馬化有很大作用。
在對待平民的態度上,愷撒的政策有其兩面性。一方面他滿足了平民的部分要求,例如削減了部分拖欠的房租,規定了一些擴大城市平民就業的辦法。另一方面,他削減了免費發放糧食的范圍,將領取人數從32萬壓縮到15萬。他取締了克勞狄烏斯開放的各種公會的活動。為了減少城市中的無業游民,他決定把8萬人送到設在各行省中的殖民地去從事農業生產。慣于游手好閑生活的許多流氓無產者并不歡迎他的這種措施。
對待過去的政敵,愷撒采取寬大的政策,竭力爭取他們站到自己一邊。他赦免了大部分龐培的支持者,并授予其中某些人以高官。
在愷撒當政期間,他的大部分老兵得到了土地。他力圖使他的老兵在自治市中享有各種特權。
愷撒在公元前46年對羅馬的歷法進行了改革,制定了通常所說的“儒略歷”①。這種歷法在西歐用到16世紀,在俄國用到1918年初,現在還為許多東正教徒所使用。
愷撒的獨裁,引起了部分固守共和傳統的元老貴族的嚴重不滿。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布魯圖斯和卡西烏斯為首的密謀者在元老院刺殺了愷撒。據說,他死時身上有23處劍傷,倒在龐培雕像的腳下。
愷撒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能文能武。在政治上,他基本上能夠順應歷史的潮流,對羅馬共和末期的弊政進行一些改革,這特別表現在他對待行省的態度上。從這些方面來說,愷撒是一個偉大的改革家,是帝國的開創者之一。他作為奴隸主階級上層的代表人物,竭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調整奴隸主階級內部關系,保持上層統治集團的地位。他力圖在各個階層之間尋求支持,結果是招致各方面的不滿。特別是愷撒的獨裁和他實行的一系列措施,削弱了元老貴族的勢力,他們視愷撒為共和國的顛覆者和王權的覬覦者而加以反對,謀殺了愷撒。
作為軍事家,愷撒多謀善斷,屢屢以少勝多,轉危為安。他善于抓住戰機,并且在不利的情況下以頑強的意志堅持自己的戰略,扭轉局勢。普魯塔克在《愷撒》傳中非常生動地描寫了愷撒在越過盧比孔河前后以及他在希臘與龐培決戰的情況。《高盧戰記》中也不乏這方面的記載。平日揮金如土,衣錦繡食膏粱的愷撒,盡管體質孱弱,而且有癲癎病,但在戰時卻能身先士卒,和士兵同甘苦,受到將士的擁護。
愷撒還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普魯塔克說,他有時一面騎馬行軍,一面口授侍從的奴隸起草書信。他一生戎馬倥傯,但他還抽空撰寫了好幾部著作。流傳至今的有他的兩部主要著作:《高盧戰記》和《內戰札記》。這兩部書既是研究愷撒親身經歷的事件及其生活的時代的重要史料,又是具有文學價值的戰爭回憶錄。愷撒寫書的目的在于為自己的行為辯護,但他行文巧妙,有許多地方,只有同時參看其他有關羅馬歷史的著作,才能看出字里行間隱藏的真情。《高盧戰記》文筆清晰簡樸,為初學拉丁文者必讀之書。
西塞羅、普魯塔克和斯維托尼烏斯提到,愷撒還有下列著作:公元前54年寫的《論類比》,大概是為了答復西塞羅的《論演說家》而寫。為了反駁西塞羅對小加圖的贊頌,他還寫了《反加圖》。《沿途雜記》,則記錄了公元前46年他前往西班牙與龐培的兒子作戰所經過的地方。愷撒還留下過一些書信和演說辭,可惜后來都散佚了。
對于愷撒這樣一位歷史人物,歷來評論不一,現在仍然如此。有人斥之為暴君,有人捧之為蓋世的英雄。我們認為,他的一生的活動是與羅馬共和末期的社會歷史情況密不可分的,有他的偉大之處,也有作為奴隸主階級政治家的局限性,不能把他理想化。
上一篇:恩維爾
下一篇:慈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