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廬山雜詠偕蔣子瀟(十之三)》原文與賞析
魏 源
四面云屏萬仞峰,僧家日月水聲中。
世人無奈黃粱夢,來聽匡廬半夜鐘。
這是一首山水抒情詩,仄起平受式七絕。描寫江西廬山奇觀景色和詩人的感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詩情畫意。廬山峰奇山秀,自古有名,《史記》上就有記載。相傳夏禹王疏九江,秦始皇南巡,都登過廬山,東漢明帝時,已成為中國佛教中心之一,歷代詩人墨客慕名前來,寫下了不少詩詞書法藝術作品。詩中第一句描寫廬山奇觀,四面云峰如屏環(huán)繞,一峰萬仞,屹立世間,真是別有天地,非似人間。第二句說,出家的僧人和天上的日月都溶進了廬山的銀河瀑布水聲之中了。第三句說,世人雖然可惜黃粱夢也無可奈何。“黃粱夢”典故出自唐人小說沈既濟的《枕中記》,寫了一個盧生,在邯鄲客店遇到了一個道士。他向道士訴說自己的窮困,道士就給他一個枕頭,盧生枕在枕頭上就睡著了。這時店主人正在煮小米飯,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一覺醒來,小米飯還沒煮熟。《元曲選·竹葉舟》: “道經邯鄲,得遇正陽子師父,點化黃粱一夢,遂成仙道。”也作 “黃粱美夢”或 “邯鄲夢”。詩的末句是說,只因可惜那黃粱夢,如今來到這江西廬山聽那僧人的半夜鐘聲。詩中的“匡廬”即指廬山。廬山又名匡山,亦稱匡廬,在江西九江市南,飛峙長江邊,緊傍鄱陽湖。相傳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隱居在山上,周定王派人來訪,但匡氏兄弟早已離去,僅存草廬,故后人稱廬山為 “匡山” 或 “匡廬”。唐白居易 《長慶集》 二六《草堂記》有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稱。此詩有景有情,并將佛道典故和歷史傳說揉于其中,更顯得自然典雅。
上一篇:《莊王惡滿上帝降旨冤魂尋報第七》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廬山雜詠偕蔣子瀟(十之五)》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