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部隊》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69 彩色片 150分鐘
法國柯羅那—弗諾拉瑪影片公司攝制
編導(dǎo):讓-彼埃爾·梅爾維爾(根據(jù)約瑟夫·凱賽爾同名小說改編)攝影:彼埃爾·勞姆 主要演員:里諾·凡杜拉(飾菲力普·杰彼耶) 西蒙娜·西涅萊(飾瑪?shù)贍柕? 保羅·莫里斯(飾圣呂克·賈爾迪)涅讓-彼埃爾·戛賽爾(飾讓·弗朗索瓦) 保羅·克羅謝(飾菲力克斯) 克里斯蒂昂·巴爾比葉(飾勒比) 克羅德·瑪恩 (飾勒馬思克) 塞爾日·雷基亞尼 (飾理發(fā)師)
【劇情簡介】
1942年10月20日,德國占領(lǐng)法國期間,馬賽。
抵抗運動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菲力普·杰彼耶是德軍占領(lǐng)當局四處通緝的一名要犯。由于叛徒出賣,他被送入一所受嚴密監(jiān)視的國際集中營。在一次解往巴黎蓋世太保總部等候提審的時候,他殺死德國衛(wèi)兵逃出虎口。回到馬賽,在同伴菲力克斯和勒馬思克的幫助下,抓住叛徒并在一間四周人聲嘈雜的地下室里將他處死。
菲力克斯在一家咖啡館中與闊別多年的好友讓·弗朗索瓦邂逅。這位退役的飛行員父母雙亡亦無家室。菲力克斯托他把一臺發(fā)報機帶到巴黎,交給抵抗運動的一位負責(zé)人。當火車進入巴黎火車站時,月臺上及出口處布滿了德國納粹。讓·弗朗索瓦靈機一動,替一名德國婦女抱起一個小女孩,泰然自若地混過了關(guān)卡。當他剛松一口氣,走進地鐵通道時,又遇到緝查走私品的法國警察。讓·弗朗索瓦也僥幸蒙混過了關(guān)。
把發(fā)報機交給瑪?shù)贍柕轮螅尅じダ仕魍呷タ赐绺纭慰恕1砻嫔峡矗@是一位不問世事,終日沉浸在音樂和書本中的高級知識分子,實際上他是抵抗運動的一位重要領(lǐng)導(dǎo)人。一天夜晚,菲力克斯和讓·弗朗索瓦帶領(lǐng)一隊抵抗隊員,把圣呂克和菲力普·杰彼耶護送到英吉利海峽岸邊,一艘潛水艇冒出海面,把這兩位領(lǐng)導(dǎo)人送往倫敦,去接受戴高樂將軍授勛。
杰彼耶在倫敦目睹了在德國飛機轟炸下,抵抗納粹德國的英國人民鎮(zhèn)定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深有所感。他得知臨時代替他的負責(zé)人菲力克斯被捕后,連夜乘飛機跳傘回國,與瑪?shù)贍柕虏邉潬I救辦法。瑪?shù)贍柕略O(shè)計了多種營救方案,也曾化妝成德國貴婦潛入關(guān)押菲力克斯的德軍醫(yī)院偵察過地形,但苦于無人通知菲力克斯營救計劃,使他準備好,方能萬無一失。勇于自我犧牲的讓·弗朗索瓦,向德軍司令部寄去一封檢舉自己的匿名信,被捕后與菲力克斯被關(guān)入同一牢房。萬事俱備后,瑪?shù)贍柕卵b扮成一名德國醫(yī)院護士長,戰(zhàn)友們扮成德國士兵,開著一輛急救車進入了監(jiān)獄。但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菲力克斯已被酷刑折磨得奄奄一息,監(jiān)獄醫(yī)生不同意移動一名將死之人,瑪?shù)贍柕碌热酥坏免筲蠖ァW尅じダ仕魍吆头屏怂惯@對摯友同時服毒自殺身亡。
事隔不久,杰彼耶也遭被捕,并且馬上就要被執(zhí)行槍決。行刑隊長通知包括杰彼耶在內(nèi)的十幾名被處決的人,在他下命令之后,一分鐘之內(nèi)最先跑到地下室盡頭的人,可以再活幾天,與下批犯人同時處死。在他下令之后,人們開始拼命奔跑,機槍的子彈追逐著每個求生的人,杰彼耶在猶疑片刻之后,也全速向盡頭跑去。當他臂部中彈逃到地下室盡頭,以為無路可走山窮水盡時,忽然看見從三米多高的窗口系下一根繩子,他抓住這根繩子奮力向上爬,在他使盡全身之力精疲力竭的時刻,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他,并把他提了上去,在勒馬思克的攙扶下,他們迅速跑到公路邊,一輛汽車正等在那里,里面坐著瑪?shù)贍柕隆_@次營救行動是由她一手策劃的,對她的才干,杰彼耶十分敬佩,對她的救援,他心中充滿感激之情。一會兒功夫,他們消失在公路上,拐進一片小叢林,在那里又換乘另一輛汽車,瑪?shù)贍柕伦诮鼙艘磉叄瑵M含安慰、鼓勵和女性的溫柔,緊緊地握著他的一雙大手。為躲避搜捕,他被安排住在一幢人跡罕至的農(nóng)舍里。在這里,他一邊養(yǎng)傷,一邊焦急地等待著上級對下一步行動的部署。
不幸的消息傳來了,勒馬思克告訴他,瑪?shù)贍柕卤徊读耍⑺殉隽怂裏o時無刻不帶在身上的她女兒照片。大家知道,這嚴重地違犯了地下抵抗運動的組織紀律,因為任何一個人都可能為了保護自己的親骨肉而出賣同志。蓋世太保也正是利用這位富于親情的偉大女性的致命弱點來威脅她,使她當了叛徒,并且立即將她釋放,責(zé)令她在一周內(nèi)找到全部“同伙”,否則她女兒的下場將不堪設(shè)想。
始終圍繞如何處置瑪?shù)贍柕碌膯栴},杰彼耶和形影不離瑪?shù)贍柕碌睦振R思克發(fā)生了嚴重分歧。杰彼耶認為:盡管她曾為抵抗運動奉獻出過自己的一切,也曾救過自己的性命,但她目前的行為構(gòu)成了對馬賽地區(qū)抵抗運動組織的每個成員的致命威脅,必須像對待其他叛變者那樣,立刻將她處死。勒馬思克等人認為,瑪?shù)贍柕碌呐炎兪鲁鰺o奈情有可原,堅信她絕對不可能出賣組織和同志,所以拼命反對杰彼耶的打算,并揚言:“誰要敢傷害瑪?shù)贍柕拢蚁却蛩浪!彪p方都為此掏出了手槍,正在這時,地下組織總負責(zé)人圣呂克出現(xiàn)了,他說瑪?shù)贍柕峦ㄟ^內(nèi)線向他提出要求:請組織盡快派人將她處死。既然這是出自她本人的意愿,全部在場的人都沉默了,高大魁武的勒馬思克忍不住抽噎起來。
這一天,巴黎愁云密布寒風(fēng)襲人。在瑪?shù)贍柕戮幼〉钠ъo街道旁邊,杰彼耶、圣呂克、勒馬思克等人坐在一輛黑色汽車中無言地等待著。不久,瑪?shù)贍柕铝嘀“掖易邅怼C腿婚g,她抬眼望見幾張十分熟悉的面孔,帶著疑慮、遲疑、痛苦、失望、同情的幾雙眼睛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她,她像被釘住一樣,一動不動地站在離汽車幾米遠的地方,看到一支手槍黑洞洞的槍口對著自己,她美麗的灰色大眼睛里充滿了痛苦和無奈,口微張了一下,似乎想辯解什么,但欲言又止,這時槍聲響了,她默默倒在了人行道上。汽車迅速遠去,車內(nèi)的人眼中都噙滿了淚水。事后,杰彼耶問圣呂克:“你確實收到了瑪?shù)贍柕碌恼埱罅藛?”得到的回答是: “我想她會那樣請求的”。
影片到此結(jié)束。銀幕上出現(xiàn)了這些影子部隊成員何年何月何地被捕犧牲的文字說明,影片在悲壯的樂曲聲中收尾。
【鑒賞】
60年代的法國影壇精彩紛呈,老一輩大師如讓·雷諾阿、羅貝爾·布萊松、雅克·達蒂等人風(fēng)采依舊、佳作迭出,而新浪潮中又涌現(xiàn)出一批令人矚目的新一代導(dǎo)演,弗朗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和克洛德·夏布羅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60年代法國影壇上的一件大事,是讓—彼埃爾·梅爾維爾從被世人忽視到受人認可成為 “新浪潮之父”的曲折經(jīng)歷。
梅爾維爾于1917年生于巴黎,原名葛漢巴赫,因崇拜《白鯨記》作者梅爾維爾,而易名讓—彼埃爾·梅爾維爾。
二戰(zhàn)結(jié)束時,法國電影處于低潮。梅爾維爾以獨立制片的方式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這種獨立制片方式和作品中始終貫穿的個人風(fēng)格,正是《電影手冊》那批新潮導(dǎo)演尤其是弗朗索瓦·特呂弗所倡導(dǎo)的“作者論”方法:獨立的一而貫之的作業(yè)方式(編劇、導(dǎo)演、剪接)和貫徹始終的作者意識(電影技巧、導(dǎo)演思想)。梅爾維爾的作品以思想尖銳和風(fēng)格別致著稱,以塑造特殊環(huán)境中的特殊人物性格和營造影片的氣氛見長。不少影評家都說,梅爾維爾的影片越看越有意思,越嚼越有味道。
1973年8月2日因心肌梗塞而去世的梅爾維爾,一生中執(zhí)導(dǎo)的影片并不多,而且最為人稱道的是一些與大明星如阿蘭·德隆、伊夫·蒙當?shù)热撕献鞯纳虡I(yè)警匪片,所以在法國影壇上的地位遠非一流。但是,在早期梅爾維爾是一位取材相當廣泛的導(dǎo)演,尤其是在二戰(zhàn)時期,他參戰(zhàn)的經(jīng)歷成為他早期電影的靈感來源。他的第一部作品《靜靜的海洋》敘述了在法國被德軍占領(lǐng)期間,一個法國家庭和一名德國軍官之間的恩怨。第二部影片《可怕的孩子們》是和著名的作家讓·谷克多聯(lián)合編劇的一部成功作品,這部影片雖在當時未引起轟動,但后來卻成為一部傳世之作。從1955年他拍攝《大賭徒鮑伯》起,即開始了一系列警匪片的創(chuàng)作。
《影子部隊》講述1940年在德國占領(lǐng)法國期間,抵抗運動的勇士與敵斗爭的幾個故事。
梅爾維爾這部影片格調(diào)深沉、色彩凝重,他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生動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抵抗運動及其時代的反思。梅爾維爾作品中的人物,與浪漫主義作品中的英雄不同,他們雖是為了集體和民族的利益而戰(zhàn)斗,但也會因情感的軟弱或個人的動機而屈服,而造成對集體事業(yè)的危害。這些勇敢的斗士生活在與廣大群眾相隔絕的秘密聯(lián)絡(luò)網(wǎng)中,離開這個組織就面臨危險。和他們有接觸的法國人民實為鳳毛麟角,影片中除了一戶農(nóng)民,只有一位男爵;群眾在偶然機會幫助了他們,也無意了解他們的行動,影片中那位由塞爾日·雷基亞尼扮演的理發(fā)師,在杰彼耶殺死法國看守逃離虎口,闖入他的理發(fā)店時,德軍的摩托車隊在門口飛駛而過,理發(fā)師當然猜出了來者是什么人,但他除了給杰彼耶換了一件外衣,任何話都沒有講。這一切和傳統(tǒng)中所宣傳的抵抗運動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大相徑庭。
梅爾維爾在刻畫人物方面確有過人之處。影片主人公杰彼耶剛一出場,導(dǎo)演就以一組令人驚嘆的鏡頭來表現(xiàn)這位智勇雙全的英雄。當他被押送到巴黎德軍城防司令部時,隨著杰彼耶觀察周圍形勢的目光,一個全景鏡頭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在十分寬敞的大廳中,近門處是登記臺,稍遠處的一面墻全被電話交換機占據(jù)。除一座大鐘清晰地敲擊著每一秒鐘的聲音外,周圍一片死寂。這一持續(xù)不斷的特殊音響,令人感到時間既快又慢。杰彼耶被帶到一個角落,一名荷槍實彈的德國士兵看守著另一名被捕者,他坐在此人身邊。在這種異常氣氛中,既無對話,也無動作,畫面似乎凝固了。這兩個人緊張的心臟跳動的聲音似乎與大鐘的滴嗒聲同步。導(dǎo)演用近景和面部特寫加上側(cè)光,將兩人的面部突現(xiàn)在我們面前。兩名素不相識的被捕者,目光交換了三次,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這三次無言的對視,已釀成了一個成熟的共同逃跑計劃。為了說明這兩人的心理,導(dǎo)演用搖、拉鏡頭把三個人的位置和姿態(tài)做了多角度的交待:先是一個占據(jù)銀幕大部的士兵背影,兩名被捕者僅占銀幕左下角一小部分。他倆向前彎曲的身影與德國衛(wèi)兵雕像般挺立的姿態(tài)形成鮮明的對比,僅此鏡頭就足以使觀眾感到形勢嚴酷脫身不易。另一鏡頭是仰拍荷槍實彈的德國衛(wèi)兵和俯拍赤手空拳的兩名被捕者,反差強烈,力量懸殊不言而喻。在這些“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鏡頭層層鋪墊之后,靜止的畫面突然被打破。杰彼耶在用目光暗示了一下另一名被捕者后,起身走向德國士兵,問道:“能給我一支香煙嗎?”說時遲那時快,士兵還沒反應(yīng)過來,杰彼耶已經(jīng)拔出身上的匕首,揮起胳膊,一下就刺入他的咽喉。緊接著,急促的奔跑、警鈴聲、槍聲等各種聲音交融在一起。一個長鏡頭緊追著杰彼耶的奮力奔跑,當他推門逃進一家理發(fā)店后,氣氛才略微緩和。但當他還未恢復(fù)正常呼吸時,門外警車呼嘯而過,觀眾緊張的心情仍難以松馳。鏡頭的調(diào)動、音響的運用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突出了杰彼耶的英雄本色。
本片的敘事手法凝練、簡潔而流暢。菲力克斯被捕后,為表現(xiàn)德國蓋世太保的審訊室和杰彼耶臨時赴倫敦下榻的住所,導(dǎo)演多次運用平行蒙太奇,這些畫面沒有一句對話,形勢的緊迫和杰彼耶的焦急全都呈現(xiàn)在畫面之中。對菲力克斯的審訊,梅爾維爾只用了兩個鏡頭:先是雙手倒銬在椅背上,仰首挺胸,怒目而視,一言不發(fā)。后是仍坐在原地,但衣衫破碎、滿臉血污,頭耷拉在胸前,雙目緊閉,似乎已昏死過去。整個審訊過程僅此兩個鏡頭,就足以使觀眾明白一切。
當杰彼耶乘飛機夜間跳傘回到法國之后,很快就見到了瑪?shù)贍柕隆C窢柧S爾十分簡潔地勾勒出這位女英雄堅毅果敢、膽量非凡、有勇有謀的形象:在和同伴一起秘密開會時,她那沉著堅毅的面龐,深邃冷峻的目光構(gòu)成畫面最有力的因素。觀眾馬上會意識到這是一位既有威信又受愛戴,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核心人物。緊接著一組雜耍蒙太奇閃現(xiàn)分切鏡頭,瑪?shù)贍柕聻闋I救戰(zhàn)友菲力克斯,忽而喬裝成雍容華貴儀態(tài)矜持的貴婦徜徉在德國軍官俱樂部,忽而搖身一變成為一位憨態(tài)可掬的農(nóng)婦走在鄉(xiāng)間小道上,她在研究囚禁菲力克斯的軍事醫(yī)院地形,她忽而繪制地圖,忽而安裝定時炸彈。特寫和各種景別交替閃現(xiàn),給觀眾一種幾乎是毫無喘息余地的緊張感覺。
本片的成功與杰彼耶的扮演者里諾·凡杜拉的出色表演是分不開的。我國觀眾對他在 《沉默的人》 中,扮演的主人公蒂貝爾曾作過高度評價。
1917年7月14日,里諾·凡杜拉生于意大利帕爾瑪。八歲時隨父來巴黎定居。他從小就沉默寡言,只喜歡看電影。他對亨弗萊·鮑嘉、讓·迦本、詹姆斯·賈克奈、斯賓塞·屈賽和加萊·古柏十分崇拜,并刻意模仿,這是他后來具有高超演技的原因之一。他的體壇經(jīng)歷對他的影藝生涯也頗有幫助。里諾·凡杜拉曾是一位體育健將,擅長自由式摔跤和拳擊。1950年曾獲得歐洲中量級拳擊冠軍,后來因腿部骨折而告別了拳擊場。體育生涯使他體魄健壯,目光敏銳,反應(yīng)靈活,善于掌握位置和時機,控制自己的肢體和動作,使他在后來的表演中獲益匪淺。1953年,他在雅克·貝克爾的影片 《不準動用這筆錢》中,扮演一個能把汽車掀起來的大力士。該片主角由讓·迦本扮演,而這個大力士尚無人扮演,經(jīng)人介紹,凡杜拉初上銀幕就和迦本配戲,他倆配合的十分默契,鏡頭往往是一次拍成,讓·迦本對這位新搭擋的才能十分贊賞。
40年來,里諾·凡杜拉和著名導(dǎo)演克洛德·索代、讓—彼埃爾·梅爾維爾、克洛德·勒魯什、彼埃爾·格拉尼葉—德費爾等親密合作,拍攝了近百部影片。他所塑造的兩位最成功的人物,一位是莫里那羅執(zhí)導(dǎo)的《誘惑者》中的總經(jīng)理,另一位是在1984年范赫拉導(dǎo)演的《帕爾瑪?shù)囊话偬臁分械囊晃淮驌艉谑贮h的警官,令人歷久難忘。
上一篇:《彗星美人》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德克薩斯的巴黎》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