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九紋龍大鬧史家莊
宋徽宗時期,政治腐朽,社會崩壞,階級矛盾極其尖銳。當時京城有個有名的混混兒叫高俅,他因為踢得一腳好球被皇上賞識,一路高升,成為殿帥府的太尉。高俅為人心胸狹窄,剛一上任就對下屬王進進行報復。王進被逼無奈,只得遠走他鄉,并在逃亡路上認識了身上紋著九條龍的少年。這少年究竟是什么人?他的出場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扣人心弦的故事呢?
在東京開封府,有一個整天游手好閑的二流子,因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大家都叫他“高二”。這高二沒什么正經的本領,終日吃喝玩樂,只踢得一腳好球。后來,高二因為踢球出了名,變成了有錢有勢的人,他就干脆改名為“高俅”。
高俅整日不務正業,憑著一身無賴的本事,到處陪一些富家子弟吃喝玩樂,人們都十分討厭他。后來他得罪了一位員外,結果被趕出了汴梁城。無家可歸的高俅四處尋覓住所,可知道他為人的百姓們都十分鄙夷他的人品,不愿意幫他。他只好去投奔一個賭坊老板,并在那人家里住了三年。
后來皇帝大赦(shè)天下,高俅回了家。他先去投奔開藥鋪的董生,董生怕高俅帶壞自己的孩子,于是找了個理由讓他去了學士府。哪知學士府里的人也嫌高俅不正經,又借故讓高俅去駙馬王晉卿府里做了隨從。不想這駙馬也是愛玩樂之人,與高俅正好臭味相投,沒多久就把高俅當作自己的親信。
深閱讀 本段反映出高俅品性的惡劣程度已經到了人人厭棄的地步,這種人后來卻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的腐朽、沒落,為梁山泊英雄的聚義反抗埋下伏筆。
一天,皇上的親弟弟端王到駙馬家赴宴,看中了一個玉龍筆架和兩個鎮紙玉獅。為討好端王,駙馬便讓親信高俅把這兩樣東西送到端王府去。
這高俅興高采烈地領了差事,去了端王府。可巧當時端王正在踢球,眼見端王喜歡踢球,高俅為討好端王,也加入了踢球的隊伍中,并將踢球的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球踢得是花樣百出。端王一見,十分高興,立刻跟駙馬將高俅要來,做了自己的親隨。
不久,皇帝駕崩,端王即位,他就是北宋歷史上的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間,重用高俅、蔡京等奸臣,導致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高俅追隨徽宗之后,深受徽宗寵幸,不到半年時間,就升職做了殿帥府太尉。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高俅一朝得勢當上了高官,就馬上要求下屬前來參拜。所有公吏、督軍都按要求來參見高俅,唯獨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沒來。王進大病未愈,于是如實告假,稱自己生了病,不能到衙門里做事。高俅聽后大怒,認為王進是在找借口,便立刻派人去捉拿王進。
王進沒有辦法,只好帶病前去拜見高俅,卻被高俅安了個莫須有(不存在,憑空捏造)的罪名。高俅要治王進的罪,幸好眾人求情,王進才免了牢獄之災。
原來,這高俅還未發跡時,曾被王進的父親教訓過,導致三四個月臥床不起。如今高俅當了王進的頂頭上司,想要報復王進還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王進知道,長此以往,自己恐怕性命難保。
悶悶不樂的王進回家后,對母親說了這事。王母知道大難臨頭,不免痛哭一場,隨后出謀劃策道:“為今之計,我們還是逃離這里,去延安的種家避難吧。”當晚,母子二人就收拾行李,臨近天亮時,王進支開高俅派來跟蹤的人,與母親逃出了城。
母子二人離開京城直奔延安,走了一個多月。有天晚上,他們路過一片樹林,正愁找不到住的地方,卻發現在密林深處有一線燈光,原來那里有一個大戶人家的莊園。王進大喜,便帶著母親去那里借宿。
因為連日辛苦奔波,王進母親的心臟病犯了,沒有辦法,母子二人只得在莊園里多待了一些日子。五六天后,王進覺得母親的身體差不多好了,就想告辭離開。當他去馬槽牽馬時,無意間看到一個身上刺了九條青龍的少年,正在那里練功夫。
王進看了半天,不由得說道:“你這身法有破綻,遇到高手必敗無疑。”小伙子練得正起勁兒,聽聞此言頓時大怒,回敬道:“你是誰?居然敢來嘲笑我?我已經拜了七八個有名的師父,難道還不如你這無名之輩嗎?看你說得如此猖狂,可敢跟我比試一番?”
正在這時,莊園的主人史太公趕緊過來訓斥這少年。原來,這少年正是史太公的兒子,人稱“九紋龍”史進。王進有意要教史進功夫,史進卻死活不依,并表示要和王進比武,聲稱如果王進贏了就拜王進為師。還沒等王進答應,史進就抓了一桿長槍,直沖王進刺來。王進佯(yáng)裝退讓,趁史進前來追趕之際,揮槍沖史進當頭一劈。史進躲閃不及,只能硬撐,隨即又被王進奪走長槍。一番較量后,史進甘拜下風,便拜王進為師。
深閱讀 本段表現出史進狂妄好勝的性格特點,由此可知史進的江湖經驗尚少。
半年時光一晃而過,在王進的指導下,史進的功夫越來越精湛。王進覺得不用再教下去了,就要告辭離開。史進卻不愿讓師父離開,但王進心意已決,無奈之下,史進只得含淚跟師父告別。
又過了半年,史太公突然染病,不久便去世了。史進從此無人管束,他仗著自己有一身本領,開始四處找人比武。此時,一伙強盜在附近的少華山上安營扎寨,搞得周圍的獵戶們都不敢上山去打獵。史進怕強盜搶劫村莊,就告訴村民們提高警惕,備好武器以防萬一。
正如史進所料,沒過幾日,強盜們果然打起了村莊的主意。強盜頭目陳達騎著大馬,氣勢洶洶直奔史家莊而來。陳達讓史進放強盜們通過,并保證不會動史家莊一分一毫。史進正想教訓強盜們一番,便嚴詞拒絕了陳達的要求。惱羞成怒的陳達立刻與史進廝殺起來。最后,陳達打不過史進,被史進活捉。
此刻,山寨里另外兩個強盜頭領朱武、楊春聽說陳達被抓,都大吃一驚,知道這史進并非好惹的。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他們便結伴前來認錯,并對史進講明他們是因官司纏身,不得已才當土匪的。既然兄弟陳達被抓,為了義氣,他們懇求史進將他們三個人一起交給衙門。
史進也是個極講義氣的人,他不但沒有將三人押到官府,反而好酒好肉地款待了他們,最后還把陳達給放了。
深閱讀 史進雖然任性霸道,但也是有情有義、深明事理之人,這為下文他幫助陳達三人擺脫官府的追捕埋下了伏筆。
這三人十分感激史進,便陸續給史進送去一些金銀珠寶作為答謝。史進覺得不能白拿人家東西,便也送些東西作為回禮。一來二去,史進和這三人成了好朋友。轉眼中秋將至,史進派信使去邀請陳達三人來家中做客。三人很高興地答應了,還賞給信使五兩銀子,并寫了封回信給史進。
誰知信使在回史家莊的途中遇到了山寨上的熟人,他們請他喝酒,他一時高興竟喝多了,躺在草地上便睡著了。不巧,一個獵戶從旁邊經過,看到信使爛醉如泥,兜里還揣著銀子,頓時心生邪念,忙上前去拿銀子,結果把強盜頭領給史進的書信翻了出來。獵戶貪圖緝拿強盜的賞銀,便帶著書信去官衙告發。
信使酒醒之后,發現書信不見了,立刻嚇得魂飛魄散。他知道這書信不能被官府的人看見,但是又怕跟史進實話實說會被史進怪罪,于是就鐵了心謊稱沒有回信。轉眼到了中秋之夜,毫不知情的史進與陳達三人相聚,賞月喝酒。正當四人把酒言歡、暢所欲言之時,他們忽然聽見門外人聲鼎沸,有人高聲大喊:“不要放走強盜!”
四人聽后都大吃一驚,史進忙吩咐下人不要開門,自己爬上墻去查看。一上墻,史進便暗暗叫苦。只見史家莊外,縣令帶了三四百名士兵,將莊園團團圍住,屋外火光攢(cuán)動,情勢十分危急。
名師賞讀
本章主要講述了京城中人見人厭的高俅因踢得一腳好球而平步青云,成為京城中的大官。一朝得志之后,他便開始挾私報復,陰險地逼走了自己的下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王進在出走途中偶遇“九紋龍”史進,并且將自己的武功傾囊相授,成了史進敬仰的師父。此章以簡練的筆墨將高俅的陰險毒辣、王進的熱心大氣、史進的豪爽仗義刻畫得淋漓盡致,小人與英雄界限分明。這也為后文眾英雄被逼上梁山泊聚義造反做了鋪墊。
上一篇:水滸傳《喬道清施法敗宋兵》解讀
下一篇:水滸傳《眾好漢攻取大名府》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