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88—1923
【介紹】:
短篇小說家。原名卡瑟琳·曼斯菲爾德·包珊普,出生于新西蘭的惠靈頓,父親是大銀行家,童年時住在新西蘭鄉間。曼斯菲爾德九歲時就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1903年,十五歲的她到英國女王學院求學,開始在學院雜志上發表詩歌和文。1906年,她回到新西蘭,學習音樂。兩年后,曼斯菲爾德定居英國,在倫敦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1909年,曼斯菲爾德與音樂教師喬治·波登結婚。然而,這段短暫的婚姻并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婚后不久,她就離開了波登,只身前往德國。旅居巴伐利亞期間,曼斯菲爾德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在一個德國公寓里》(In a German Pension,191 1)。在第二任丈夫著名文學評論家莫里的協助下,她成為幾家雜志社的編輯,并與小說家勞倫斯一起創辦了期刊《署名》(Signature)。1915年,曼斯菲爾德唯一的弟弟在一戰中陣亡。此后,她寄情筆墨,在作品中抒發自己對家人和故鄉新西蘭的思念,她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序曲》(Prelude,1916)就完成于這一時期。1918年,曼斯菲爾德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在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她獨自一人在法國南部的楓丹白露療養,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幸福》(Bliss,1920)和《園會》(The Garden Party,1922)。這兩部小說集的發表為曼斯菲爾德帶來很大聲譽,奠定了她作為知名小說家的地位。1923年 1月9日,曼斯菲爾德在楓丹白露病逝,時年三十五歲。她的另兩部短篇小說集:《鴿巢》(The Dove's Nest,1923)和《幼稚集》(Something Childish,1924)在她死后得以出版。曼斯菲爾德長年與病痛、寂寞相伴,有著敏銳的知覺和纖細的情感。她在創作上深受俄國作家契訶夫的影響,善于描繪細節,通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揭露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合理。她的作品行文簡潔流暢,自有詩意。曼斯菲爾德在小說中運用了意識流和象征主義的表現手法,對短篇小說的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
上一篇:《普里斯特利,約翰·博伊登》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柯勒律治,塞繆爾·泰勒》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