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力二世(Philip Ⅱ,1527—1598),西班牙國王,1556—1598年在位。
腓力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和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之子,1527年5月27日生于西班牙的法拉多利。自幼由其父親自督學并深得家傳。他16歲起就連獲封地,參予政事。1556年1月26日在布魯塞爾繼位為西班牙國王。他繼承了西班牙及其美洲殖民地、尼德蘭、那不勒斯、撒丁尼亞、米蘭公爵領地和法蘭斯孔太;1565年起又逐步侵占了菲律賓。1561年定都馬德里。
腓力繼位時,西班牙正處于巔峰期,是歐洲第一強國和最大的殖民帝國。腓力自命為執行上帝意志的衛教士,充當了十六世紀下半葉天主教勢力向宗教改革運動猖狂反撲的元兇。他三箭齊發:海陸軍連年四出,征討攻殺于外;異端裁判所遍豎火刑柱于內;耶穌會的間諜兇手們由他操縱資助,作亂于敵后。但他與其父有所不同:由于不再兼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他把建立西班牙一國在全球的霸業作為第一目標,一切服從于此。天主教事業只是旗號與工具,一遇與政治利益沖突,總是退居次席。
他與羅馬教皇又勾結又爭奪。他在國內堅持事先審查甚至扣壓教皇的通諭,1572年又破壞教皇審判權,宣布所有西班牙人都不接受任何非本國法庭的傳訊。在國際上,他上臺時與法國爭奪意大利的戰爭還在繼續。1557年6月,教皇保羅四世企圖聯法反西,腓力當即派阿爾發率軍進攻教皇國,教皇屈服后,他又命阿爾發向教皇下跪乞求寬恕,教皇趕忙予以赦免,并邀其共同進餐。此類好戲,腓力一生編導未輟。
1559年,法軍戰敗后簽訂了卡托·堪布累齊和約,延續65年之久的意大利戰爭以西班牙取代法國來支配意大利而告結束。這也標志著腓力從此闖入國際政治舞臺中興風作浪了。
腓力起步伊始,首先碰到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這只攔路虎。當時土耳其幾乎完全控制了地中海及其沿岸,先后進攻馬耳他和威尼斯,占領塞浦路斯;尤其是派兵援助西班牙國內的摩里斯哥人起義,直搗腓力要害。腓力兩度艦隊出戰皆慘敗后,于1571年5月與威尼斯、教皇國等結盟反土。當年10月7日,由唐·約翰指揮的各國聯合艦隊在希臘科林斯灣最窄處的勒班多以西與土耳其艦隊遭遇。聯合艦隊擁有六艘三桅戰艦,208艘橈船,載步兵約23,000人;土耳其海軍傾巢而來,約有200艘橈船,66艘帆橈快艇及大批小艇,各類人員約88,000人,包括全部著名將領、大海盜以及三千近衛兵。聯合艦隊炮火居優,接舷戰中西班牙精良的火繩槍大顯威風,經四小時激戰,擊沉或俘獲幾乎全部土耳其艦船,只有一個中隊逃之夭夭;共殺敵約二萬,俘虜八千,自己只損失17艘艦船和七千多人。土耳其的海軍優勢從此喪失殆盡。
尼德蘭是腓力包圍法國、對抗英國的咽喉要地,又是斂財征稅的源泉和羊毛出口的主要市場;加爾文教在那里的興起成了他的霸業的心腹大患。他在尼德蘭建立專制統治,損害了貴族權益;他阻撓破壞對英貿易,推行掠奪性稅收,打擊了當地工商業;尤其是他厲行異端裁判,殺人如麻,使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加;腓力成了尼德蘭各階層人民的公敵。1561年起,各地人民開始暴動。1564年8月腓力下令發布并立即執行特棱特宗教會議迫害新教徒的教令。次年10月他再次重申其父查理五世的“血腥詔令”。1566年8月11日起,尼德蘭人民自發起義,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經過一段拖延與欺騙,腓力命令阿爾發率18,000精兵于1567年8月22日到達布魯塞爾,并設立除暴委員會,在兩年內就處死約八千人。1568年2月26日腓力批準異端裁判所的判決,并下令立即執行,對一切異教徒格殺勿論。1572年4月北方大起義;1576年西班牙士兵因欠餉發生嘩變,大肆劫掠,激起南方9月大起義。腓力又派勒班多名將唐·約翰出馬上陣,但敗局已定。1581年7月26日聯省共和國成立。1584年7月腓力唆使兇手刺殺了奧蘭治親王威廉,又換法內塞統率西軍,于1585年8月從海上搭船橋登城,攻陷安特衛普,并占領布魯塞爾、根特等地。南部尼德蘭重歸腓力掌中。此后西軍已成強弩之末,每況愈下。腓力臨死那年已無力招架,就把南部傳給其婿,宣稱南部已是獨立國,不再與北部處于交戰狀態。但人民不為所欺,愈戰愈勇。尼德蘭成了腓力掙扎一生終致沒頂的深潭。
十六世紀后期,英國日漸崛起。伊麗莎白女王對內繼續推行宗教改革,對外極力擴大貿易,利用海盜攻掠西班牙殖民地和海上貿易,并支持尼德蘭革命。兩國一決雌雄已勢在必行。但腓力上臺后卻對她一味庇護忍讓十幾年,還曾極力求婚。此中奧妙在于,蘇格蘭女王瑪麗盡管是個狂熱的天主教徒,但也是極力反西班牙的法國介斯家族中的關鍵人物。腓力唯恐她會取代伊麗莎白而結成英法反西聯盟。伊麗莎白有恃無恐,步步進逼。1577年起,腓力與介斯家族修好結盟,并獲得瑪麗一旦上臺將為其效力的保證。腓力隱憂既除,便加緊反擊。1569年和1580年他兩次與教皇合謀派兵登陸蘇格蘭、愛爾蘭,支援、煽動天主教徒叛亂。他還操縱了耶穌會士刺殺伊麗莎白的特羅格英爾頓陰謀(1583)和巴賓頓陰謀(1586),但均被破獲,反而招致他的內線瑪麗女王被斧斫處死。伊麗莎白針鋒相對,1580年公然授予攻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歸來的大海盜德雷克騎士稱號,并把掠來的鉆石嵌上王冠。1585年又派五千步兵一千騎兵增援一時危急的尼德蘭起義軍并與之結盟,助其渡過難關。腹背夾擊之下,腓力認定不戰勝英國,尼德蘭戰爭取勝無望,霸業無望,決心進攻英國。教皇也解囊相助,并預先授予腓力英國王位。
攻英之前腓力發了一筆橫財。1578年葡萄牙國王進攻摩洛哥敗死,腓力以姑父身份要求繼位。1580年另一競爭者進入里斯本,腓力派阿爾發率25,000步兵、1,600炮兵在艦隊支援下攻入葡萄牙。8月26日阿爾發在里斯本城下阿爾堪塔拉大橋一戰中擊潰八千守軍,葡萄牙投降。次年4月葡議會向腓力宣誓效忠。腓力兼并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及其茂盛財源,達到了霸業的頂點。同時他還獲得大西洋出海港和大批久經風浪的水手,為進攻英國做好了準備。
1588年5月底,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起錨出征。它有134艘艦船(總噸位57,868噸)、2,431門火炮和三萬多海陸軍。當時腓力已捉襟見肘,沒錢組建直接從海上登陸英國的更大艦隊,就命令無敵艦隊只負責把從尼德蘭出發的陸軍運過多佛海峽,以避免海上決戰。7月29日起,英國小型艦只在英吉利海峽迎戰。英艦快速靈活,炮火強而善發揮,避正面攻側后。而西班牙艦只高大笨拙,指揮官只重接舷肉搏戰,視以炮火擊沉敵艦為恥;又因已誤期而不敢停船大戰。一路損失后,8月6日到達加來錨地,但法內塞所率陸軍為敵所阻未能來會。英軍又施火攻,無敵艦隊于風暴前倉惶斷纜出海,在英艦與暴風夾擊下敗退北海,繞蘇格蘭愛爾蘭逃回本國,僅余殘船敗艦53艘,葬身魚腹者九千多人。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從此開始轉入英國之手。
腓力又轉向因胡格諾戰爭而混亂癱瘓的法國,力圖控制法國王位,為天主教世界保住這塊舉足輕重的陣地。從1585年起腓力就供給介斯家族和天主教同盟每月五萬克朗的經費。1589年8月亨利三世被刺,腓力一度準備趕赴巴黎登基。企圖落空后于同年派法內塞從尼德蘭出兵法國,進攻胡格諾派。次年8月擊破亨利四世對巴黎的包圍并圍攻盧昂等地。1591年天主教同盟把西軍引入巴黎,腓力得意一時。1593年1月法國議會選舉國王,腓力聲稱:若其女兒立即當選,就把她嫁給一個法國親王,把弗蘭德爾和法蘭斯孔太贈給這對新人并對法開放美洲貿易。但巴黎最高法院以撒利克法律規定法國不得有女王為由阻止了此議。腓力急忙改口,愿嫁女給當選有望的介斯公爵,以圖先當王后再做計議。但介斯家族與教皇串通,執意阻止腓力染指法國王權,拒不聯姻。正值此時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1594年進入巴黎成為正式國王。腓力惱羞成怒,加緊戰爭,但在統一國家和廣大人民的抗擊下, 到1598年只得撤軍。
在國內,腓力把君主專制發展到絕對獨裁。他既不要政府又不要大臣,只有一個國務會議下設12個政務會,成員欽定,自任議長。它們終日上傳下達清談議論,事無巨細一律報腓力定奪。腓力繼承了所轄地區幾乎全部高級教職的授予權,以此把教會完全變成國家機構之一部。他把唯自己一人之命是從的異端裁判所推廣到意大利領地,軍隊和印第安人中。僅在國內,他執政時就執行一百多次火刑,有幾次一下子就燒死七八十人,連著名主教偶有非議也久陷囹圄。當時新教開始在國內傳播,1558年9月一個教士發現了一本加爾文著作,腓力立即發布禁書目錄并開始大規模搜捕迫害。整整十年后,西班牙人中最后一個新教徒慘死在火刑柱上。
改奉天主教留在西班牙的摩爾人叫摩里斯哥人。1567年元旦腓力下令嚴禁他們保留任何本民族習俗,禁用阿拉伯語文,還有一系列迫害措施;違者處火刑。1568年12月格蘭納達一帶的摩里斯哥人起義,險些攻占格蘭納達城并推舉了國王;但1570年被腓力派唐·約翰所鎮壓。該地16歲以上的摩里斯哥男人被殺戮無遺,九歲以上女子盡被賣為奴隸。腓力還血腥鎮壓了1585年阿拉貢北部山區的農民反領主起義。
當時阿拉貢還保留著相當的自治權。1591年5月腓力指使異端裁判所侵犯地方法庭的審判權,在首府薩拉戈薩激成起義。腓力立即出兵鎮壓,擊潰當地自治武裝,處死地方法官。次年又改組城市議會,修改自治憲章;地方法官及城市議會的大多數成員都改由國王指定。阿拉貢340年之久的自治遂名存實亡。
腓力繼位時西班牙及其殖民地的黃金產量已占世界總產量的64%,白銀占79%;到他晚年黃金占59%,白銀占89%。但連年戰爭耗空了國庫,僅尼德蘭戰費就共達一億一千萬杜卡特;加上其父遺債五千萬和宮廷揮霍,使他債臺高筑,被迫于1575、1596年兩次宣告破產。死后留下一億杜卡特國債,真可謂青勝于藍。
為拯救崩潰的財政,腓力涸澤而漁,橫征暴斂。工農商賈重稅日增,即便對國脈所系的出口羊毛和神圣教會也照加不誤。卡斯提耳一地的總稅額從1551年的275萬猛增到1573年的525萬杜卡特;此后竟以百萬杜卡特為單位征稅了。錢還不夠,種種生財之道應運而生:誣人為“異端”沒收私產、強奪私人進口貨物和隨身資財;后來干脆出售貴族頭銜、大小官職、確認教士私生子合法的證書,連某些王室司法權也出賣了。最后教士帶領官吏挨門搜查,逢人便問:你還能繳多少錢?
腓力的專制和重稅瓦解了西班牙經濟。他徹底控制商業和外貿,企圖人為地控制物價和金銀流通以遏制劇烈的價格革命,反而災上加災不可收拾。在他治下先前繁榮一時的工業生產急劇衰落,有些地區幾乎完全停頓。戰爭破壞了漁業,并使羊毛喪失國外市場。他繼續保護養羊主的特權,造成農業崩潰,村莊荒蕪,流浪漢和修士猛增。全西班牙民不聊生,滿目凄涼。
腓力的美洲殖民地政策就是瘋狂屠殺掠奪印第安人;只顧采掘金銀,壓制工商業,壟斷外貿,逼成殖民地與西北歐的走私貿易;在農業中推行過時的經營方式;加上支持耶穌會以血火傳教的暴行和故意破壞生產的蠢行;既窒息了當地經濟發展,又損害了自己的最大財源。
腓力倚重謀劃,尤喜暗殺,從不親臨陣前。他偏執多疑,只信用阿爾發等數人。他思索遲緩,因而酷嗜行文,連吩咐貼身秘書也下筆為書。他為政治利益四次結婚,長子早夭,次子不才。他附庸風雅,收藏頗豐,并在馬德里附近修建了愛斯庫里亞爾別墅宮,幾乎一生都深居其中。
臨死那年他急于收拾殘局:想結束尼德蘭戰爭而未果;2月與債權人達成解決第三次破產的協議, 5月與法國簽訂維爾芬和約,放棄了幾乎一切征服地區。1598年9月13日破曉前,腓力沒看到旭日東升就一命嗚呼了,而世人也從此再未見到他的帝國東山再起。
腓力在位的42年間,正值天主教世界土崩瓦解,新興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開始革命的歷史轉折時期。除勒班多一戰客觀上具有保護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定作用外,腓力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反動和倒退的。他窒息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促成了西班牙由盛到衰,在他的下一代手中,西班牙更淪為歐洲二等國家。
上一篇:腓力二世
下一篇:腓力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