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領袖和導師。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誕生于德國萊茵省巴門市(現為烏培塔爾市)。他的父親是個篤信宗教、政治上保守的紡織工廠主。他的母親是個心地善良、喜愛文學、很有教養的婦女。恩格斯先就學于巴門市立學校,1834年秋轉入毗鄰的愛北斐特中學。他勤奮好學,學業優異。他對外國語有非凡的才能,中學時代就已掌握法語、希臘語、拉丁語等多種語言,對數學、物理也有很強的理解力。他尤其喜愛文學和歷史。在民主主義思想影響下,他向往自由,追求光明,憎恨封建專制,同情勞苦大眾。
恩格斯本打算中學畢業后升入大學,但他父親一心想使長子繼承父業,強迫他中途輟學。1837年,離中學畢業還有一年,他就到父親的營業所學習經商。一年后他又去不來梅一家商行當辦事員。不來梅是德意志四大自由市之一。他在這里能有機會接觸各種進步思想。他利用經商余暇刻苦自學,如饑似渴地閱讀各種外國報刊和進步文藝政治書籍。他還同激進的文學團體“青年德意志”來往,并參加一些有關政治問題的辯論。這時,他開始拿起筆作武器,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立場上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蒙昧主義開戰。他以“弗里德里希·奧斯渥特”的筆名,寫了一些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1839年發表在《德意志電訊》上的《烏培河谷來信》是他在這時期的代表作。他用耳聞目睹的事實,以生動的筆調描寫了封建專制社會的黑暗,揭露了宗教虔誠主義的偽善,鞭笞了工廠主對工人的壓榨,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1841年9月,恩格斯去柏林服兵役。他利用空閑時間去柏林大學聽課。他認真地研究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他參加了青年黑格爾派,該派力圖從黑格爾哲學作出激進主義的和無神論的結論。這時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出版了,它對恩格斯的思想起了解放作用,幫助他開始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普魯士政府為了抵制青年黑格爾派的影響,任命唯心主義哲學家謝林去柏林大學當教授,于是展開了一場反對謝林的斗爭。恩格斯不迷信權威,勇敢地投入戰斗,寫了《謝林論黑格爾》、《謝林與啟示》、《謝林——基督哲學家》三篇著作。這些著作批判了謝林的宗教神秘主義,揭露了謝林想使哲學再度變為“神學的奴婢”的企圖和為普魯士制度辯護的反動立場,同時也批判了黑格爾的保守的政治觀點。他以戰斗無神論者和思想解放的勇士登上舞臺。這三篇著作轟動了當時的哲學界,特別是《謝林與啟示》這本小冊子不僅在德國,而且在國外引起強烈反響。但當時他還沒有完全擺脫唯心主義的影響。
1842年秋,恩格斯去英國曼徹斯特,到他父親入股的“歐門-恩格斯棉紡廠”的辦事處工作。在這里,他經常深入工廠和工人住宅作調查研究,同憲章運動的領袖來往,參加工人的集會和斗爭。工人階級的生活和斗爭成了他的真正的學校。為了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尋找無產階級解放的真理,他研究了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他為憲章運動的機關報《北極星報》和馬克思主編的《萊茵報》撰稿。
1844年3月他在《德法年鑒》上發表了兩篇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和《英國狀況: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在前一篇中他從社會主義觀點出發,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基本范疇,解剖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矛盾,揭露了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禍害的根源,并提出了消滅私有制。馬克思對這篇著作作了摘記并給予很高評價,說它是“批判經濟學范疇的天才大綱”①,“已經表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某些一般原則”②。在后一篇中,恩格斯批判了英國唯心主義歷史學家卡萊爾鼓吹“英雄崇拜”、“天才崇拜”的唯心史觀。這些著作表明,他已完成了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在英國期間,恩格斯結識了愛爾蘭女工瑪麗·白恩士,她后來成了恩格斯的夫人。
同馬克思的合作是恩格斯革命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1844年8月,他從英國回國途中拜訪了當時僑居巴黎的馬克思。在這之前,他在1842年前往倫敦途經科倫時曾到《萊茵報》編輯部拜訪過馬克思,到英國后也同馬克思通過信。但在這次會見中,他們傾心交談了各自的政治理論觀點,成了終身患難與共、志同道合的親密戰友。從此他們開始了偉大的合作。他們立即著手為無產階級制定科學世界觀,合著了《神圣家族》。書中著重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主觀唯心主義,也批判了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闡明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原理。這部著作“奠定了革命唯物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基礎”③。1845—1846年間,他們又合著了《德意志意識形態》。書中明確指出了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分析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根據生產力發展狀況探討了歷史上各種所有制形式;闡明了階級社會中新的生產力與舊的生產關系的矛盾必然導致階級對抗;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這部著作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第一次系統的闡述。
1846年,恩格斯還發表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這本書是他根據在英國調查研究的材料寫成的。它是世界社會主義文獻中最優秀的著作之一。列寧評價該書時說:“恩格斯第一個說明了無產階級不只是一個受苦的階級;說明了正是它所處的那種低賤的經濟地位,無可遏止地推動它前進,使它去爭取本身的最終解放。而戰斗中的無產階級是能夠自己幫助自己的。工人階級的政治運動必然會使工人認識到,他們除了社會主義以外,再沒有別的出路。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只有成為工人階級的政治斗爭的目標時,才會成為一種力量。這就是恩格斯的關于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一書的基本思想。”①
恩格斯同馬克思一起不僅致力于創立革命理論,而且積極投身革命實踐。他們確信,無產階級要獲得解放,必須有一個以革命理論為指導的革命政黨。1846年初,他們在布魯塞爾組織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在工人中宣傳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同當時流行的魏特林的平均共產主義、“真正的社會主義”和蒲魯東思想展開斗爭,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作思想上組織上的準備。1847年,他們應邀加入了德國工人的秘密團體正義者同盟,并積極參加了同盟的改組工作。恩格斯親自出席了六月召開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他在大會上闡述了馬克思和他本人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參加了新章程草案和綱領草案的起草。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下,正義者同盟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恩格斯為同盟起草了第一個綱領草案《共產主義信條草案》。會后他又在這個草案基礎上擬定了另一個更加完善的綱領草案,即《共產主義原理》。《原理》用問答的形式通俗地闡明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性質和任務,指出了共產主義者的主要要求就是消滅私有制,描述了未來社會的一些主要特征。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會委托,在《原理》的基礎上,又以宣言的形式擬定了一個新的綱領,即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宣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出生證書,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第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①。
1848年歐洲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的委托,制定了無產階級在這場革命中的行動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德國三月革命爆發后,他們于4月初回國,直接參加德國革命。恩格斯協助馬克思創辦《新萊茵報》,通過報紙指導人民群眾的斗爭,為革命運動指明斗爭方向和策略。恩格斯滿腔熱情地投入辦報工作,為了動員和組織革命力量,到處奔走呼號,成為革命民主運動的鼓舞者和組織者。他還親自參加保衛革命成果的幾次大的戰斗,在戰斗中是個無畏的戰士。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在回憶中說:“所有在戰火中見過他的人,很久以后都還在談論他那種非凡的鎮靜和漠視一切危險的氣魄。”
革命失敗后,他立即著手總結革命經驗,寫了《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德國農民戰爭》、《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與馬克思合寫了《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在這些著作中恩格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精辟地分析了各階級的狀況和革命失敗的原因;論述了工農聯盟的必要性;闡明了無產階級進行階級斗爭的戰略和策略,特別是武裝起義的原則;提出了不斷革命的思想。這些思想進一步豐富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徹斯特,重新從事他十分厭惡的經商活動,長達20年。他這樣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從經濟上幫助馬克思一家度過艱難生活,支持馬克思完成《資本論》的偉大創作。馬克思對恩格斯的這種自我犧牲精神深為感動,寫信給他說:“我的良心經常象被夢魔壓著一樣感到沉重,因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為了我才浪費在經商上面,才讓它們荒廢,而且還要分擔我的一切瑣碎的憂患。”①恩格斯除經濟上支援馬克思外,還在科學研究上幫助馬克思,就各種理論問題同馬克思交換看法,向他提供資本主義企業經營活動的資料,協助他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完成《資本論》的理論體系。
恩格斯還獨自進行了內容極為豐富的科學研究工作。為了使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更牢固地奠定在科學的基礎上,他研究了各門自然科學。為了使無產階級在未來的革命中有正確的軍事理論的指導,他下大力研究各種軍事問題,寫了大量軍事論文,為無產階級軍事科學奠定了基礎。他密切注意重大政治事件,寫了大量政論文章。
恩格斯十分關心各國工人運動、了解各國工人運動的狀況給予指導。1864年第一國際成立,恩格斯因在曼徹斯特,無法直接參與國際的領導,但通過同馬克思的通信參加國際內部重大問題的討論。他尤其關心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斗爭,其中包括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他在《波斯和中國》、《俄國在遠東的成功》等文章中揭露沙皇俄國和英帝國對中國的侵略擴張,批駁了侵略者散布的讕言,贊揚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預言從中國人民的斗爭中將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他刻苦學習外語,取得了驚人的成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作,能閱讀二十種文字。
他和馬克思保持密切的書信往來。這時期保存下來的書信有1千3百多封。他們在信中探討了哲學、經濟學、歷史、軍事、國際政治和自然科學等等方面的問題。這些書信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列寧對他們的書信作了高度評價:“如果我們想用一個詞來表明全部通信集的焦點……那末這個詞就是辯證法。”①
1870年9月,他終于擺脫了他所討厭的經商活動,從曼徹斯特遷居倫敦。10月,他被選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委員,開始直接參加國際的領導。他在總委員會會議上和在報刊發表的文章中,積極支持,熱情贊揚巴黎工人的首創精神和英雄氣概,總結和宣傳巴黎公社的經驗。他在國際內部堅定地參加反對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和拉薩爾派的斗爭,并寫了一些重要著作,如《論住宅問題》、《論權威》、《行動中的巴枯寧主義者》、《流亡者文獻》等。1875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與拉薩爾派的全德工人聯合會合并時,他同馬克思一起批判了愛森納赫派的無原則妥協的錯誤和哥達綱領中的拉薩爾主義觀點。
恩格斯在七十年代最偉大的理論貢獻,就是他在1877—1878年寫成了《反杜林論》這部光輝著作。書中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作了系統的闡述。他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化了。他詳盡地論證了辯證唯物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原理,闡明了唯物辯證法的特征和主要規律。他對政治經濟學的定義、對象和方法作了精辟的論述,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作了系統的闡發,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國有化的實質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刻的剖析。他劃清了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界限,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的必然性,科學地預言了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這部著作對提高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政黨的理論水平起了重大作用,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后來他應拉法格的請求又將該書中的三章編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稱它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①。
1873年起,他開始了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和寫作,前后持續了十年,寫了許多札記和片斷。這些札記和片斷對當時的自然科學成就作了辯證唯物主義的概括,批判了自然科學中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揭示了自然界的辯證規律,為自然科學提供了正確的方法論。其中《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人類的起源問題。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后編成《自然辯證法》一書出版。
1883年馬克思與世長辭。恩格斯立即停下自然辯證法的研究,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整理《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完成戰友的未竟之業。他為加工、整理、增補、編纂卷帙浩繁的手稿,嘔心瀝血,歷時將近十二年。1885年出版了第二卷,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這兩卷《資本論》的完成,為自己的戰友樹立了一座莊嚴宏偉的紀念碑,也為各國無產階級作出了寶貴貢獻。
1884年恩格斯寫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部重要著作,用唯物史觀闡述了人類早期發展的歷史,分析了原始公社制度解體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社會形成的過程,揭示了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途徑和形式,闡明了國家的實質和國家消亡的歷史必然性。這部著作對研究古代史和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886年他還寫了《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這部名著,系統地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以及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和唯心史觀,第一次對哲學的基本問題作了經典概括,提出了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科學標準。書中著重闡明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社會歷史不是主觀意志決定的,它本身具有客觀規律性,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詳細論述了社會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晚年他又針對假馬克思主義者把辯證唯物主義歸結為經濟唯物主義的庸俗化傾向,給施米特、梅林、布洛赫、博爾吉烏斯等人寫了一些重要書信,進一步闡發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在肯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同時,強調指出了上層建筑的反作用,指出了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他批判了把“唯物主義”作為標簽隨便貼到各種事物上去的簡單化、庸俗化傾向,指出歷史唯物主義不僅是科學理論,而且是研究社會歷史的科學方法。這些書信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他在逝世前一年還寫了一篇重要著作:《法德農民問題》。文中深刻地論述了農民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在無產階級革命中的重要性,著重闡明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對農民問題的方針政策,強調對小農不能用暴力剝奪,而是通過示范把他們的私人生產和私人占有變為合作社的生產和占有。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農民問題的最重要的文獻之一。
恩格斯晚年在完成繁重理論工作的同時,還挑起了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擔。他十分關心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創建和發展,指導各國黨開展反對機會主義的斗爭。1889年,在他的直接關懷下,各國社會主義政黨成立了第二國際。第二國際在成立初期對傳播馬克思主義、團結工人階級隊伍,推動各國工人運動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恩格斯無私地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共產主義事業,他為無產階級的解放戰斗到最后一息。1895年8月5日他在倫敦病逝。
上一篇:恩古瓦比
下一篇:恩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