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正志 【本書體例】
【原文】:
“雞既鳴矣(1),朝既盈矣(2)。”“匪雞則鳴(3),蒼蠅之聲。”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4)。”“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蟲飛薨薨(5),甘與子同夢(6)。”“會且歸矣(7),無庶予子憎(8)!”
【鑒賞】:
這是一首構思巧妙,表現手法新穎的抒情詩。詩人通過夫妻之間的對答,表現了妻子催丈夫早起,丈夫貪戀睡意,借口推擋的種種情趣,筆下不無幽默,描寫活脫喜人。
全詩以對話展開,“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妻子催丈夫早起上朝,說雞已經叫了,上朝去的人該滿了。丈夫在睡意朦朧中找借口推諉,“匪雞則鳴,蒼蠅之聲”。賴雞聲是蒼蠅嗡嗡,不無作者有意調侃作趣之意。第二章寫時間推移,天已放亮,妻子再次催丈夫起來,“東方明矣,朝既昌矣”,昌,盛,是說上朝去的人已極多了。“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丈夫又用月光搪塞,似無意又有意,半假半真,表現了夫妻之間溫馨的情味。第三章寫時間繼續推移,丈夫在迷朦的睡意中喃喃作聲,“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嗡嗡的蒼蠅叫人瞌睡,樂得和你再入夢中。這回妻子可真的著急了,“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意思是早朝的人都要散了,再睡別人會罵你是個懶漢。妻子怕人責備丈夫留戀床笫而生悱議,象是責備的口氣,實是溫愛的情思,筆墨妙極。
這首詩以夫妻之間的應答結構詩篇,以時間的推移流逝展開情節,作者不著一字評論,讓人物自己出場表演,使夫妻兩人的情態,表現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中間又不乏詩人的有意幽默,手法十分高超。周代的情詩,采用對唱手法的除本篇外,還有《女曰雞鳴》,這種對話的方法,有助于個性化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有助于借對話構成和推動情節,在對話的空間中,又留給讀者充分想象的余地,因而極有表現力。各代的民歌保留了這一可貴的傳統,我們可以從這首詩看到民歌的源頭,詩的作者是十分熟悉民歌的這一手法的。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一書中談到這首詩時,比勘了中外寫情詩的同一表現方法,指出男女歡會,憎雞鳴晨,怕辜負香衾,是人之常情,詩人正是抓住了這個人們的共同心理,對年輕相愛夫妻的一時情意,作了別開生面的有趣描述,使得此詩具有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顯示了自己的創作才華。
上一篇:《鳥》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鸤鳩》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