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韓德泰 【本書體例】
【原文】: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1)。黽勉同心(2),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3)。德音莫違(4),及爾同死(5)。
行道遲遲(6),中心有違(7)。不遠伊邇,薄送我畿(8)。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9)。宴爾新昏(10),如兄如弟。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11)。宴爾新昏,不我屑以(12)。
毋逝我梁(13),毋發我笱(14)。我躬不閱,遑恤我后(15)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16)。
何有何亡(17),黽勉求之。凡民有喪(18),匍匐救之(19)。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仇(20)。既阻我德,賈用不售(21)。
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22)。既生既育,比予于毒(23)。
我有旨蓄(24),亦以御冬(25)。宴爾新昏,以我御窮。
有洸有潰,既詒我肄(26)。不念昔者,伊余來塈(27)。
【鑒賞】:
這首詩是寫一個被遺棄的婦女的哀怨的。它反映了古代婦女的悲慘命運,有相當的代表性。《詩序》上說:“《谷風》刺夫婦失道也。衛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棄其舊室。夫婦離絕,國俗傷敗焉。”認為此種不良風氣是由統治者造成的。
全詩共分六章。第一章以東風化雨起興,說明同心同德是夫婦之間應有的常理。
首先以“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起興,引起人們聯想到夫婦的關系,應是“黽勉同心,不宜有怒”的。就是說夫婦之間,要去追求雙方心意相同的東西,而不應該總是挑剔對方。接著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形象地比喻婦女的容顏就象植物的葉子,而品德才是植物的根子;而丈夫只要葉子不要根,暗喻出丈夫遺棄了她。最后兩句“德音莫違,及爾同死”是追憶,當初丈夫在追求自己時,是發過誓愿的,愿意偕老百年。今天提到它,有勸導丈夫之意,亦有后悔之意。
第二章用對比的方法,寫棄婦的痛苦和丈夫有了新歡的快樂。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誠懇的勸告,是沒有用的,妻子還是被逐出家門:但心中實在是不愿離去的。“不遠伊邇,薄送我畿”丈夫可是太薄情了,只勉強送我到門坎邊,就返身回去了。此情此景,令棄婦內心更加痛苦,所以悲憤地呼喊出:“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我的苦真是比荼菜還要苦啊!“宴爾新昏,如兄如弟”丈夫就是因為有了新歡,如兄如弟地去愛他的新人,才對我這樣冷酷無情。這里用丈夫的新歡之樂對比出棄婦內心的痛苦。
第三章寫被棄后,棄婦對過去生活的眷戀,以及她在痛苦中的矛盾心情。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用涇渭的濁清來比喻,是因為有了新人,才顯得我的容顏難看了;如果不是這樣,原先只有我時,不也是“湜湜”的美好嗎!“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正是丈夫有了新歡,才看不起我了。在氣憤之下,棄婦喊出了“毋逝我梁,毋發我笱”,不要到我捕魚的灞堰上去,不準動我捕魚的用具!當心情冷靜下來后,也就意識到了氣憤有什么用呢?“我躬不閱,遑恤我后”連自己都不被容納,還去顧及走了以后的事情干什么呢?從這矛盾的心理描寫中,看出棄婦內心巨大的痛苦。
第四章用渡河作比喻,回憶過去盡心盡力操持家務,與鄰里和睦相處的情景,寫出棄婦的勤勞、能干與賢惠的好品德。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涿之游之。”你看妻子有多勤勞、能干,竭盡全力為家里人作事。在水深的地方,用木排和船去捕魚;在水淺的地方,靠游泳去勞動生產。“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家中有什么,沒什么,妻子都心中有數,并盡心竭力去尋求。“凡及有喪,匍匐救之”鄉鄰不論有多大的困難,甚至出現喪事,即使滾著爬著也要去幫忙解救。這一章寫出的一些方面,都說明妻子是一個美好賢惠的婦女,她的被遺棄,正襯托出丈夫的薄情和惡德。
第五章寫棄婦今昔處境苦樂的不同,責備丈夫的忘恩負義。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仇”我有那么多的美德,你不但對我無好感,反而把我當仇敵。“既阻我德,賈用不售”你完全拒絕了我的情誼,我在你的心目中,就象商人賣不出去的貨物一樣。“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子于毒。”原先生活在恐慌、窮困中,我跟你同舟共濟過,現在生活好了,你卻嫌棄我了,把我比作和毒物一樣。今昔對比,譴責了丈夫的忘恩負義。
第六章痛斥丈夫太自私自利,不念舊情。
“我有旨蓄,并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我準備了美好的菜,是準備全家過冬用的;現在都留給你和新歡享用了,這是利用我來抵御窮困啊,想起來就令我傷心生氣!“有洸有潰,既詒我肄”更可恨的是你有了新歡,就對我兇狠粗暴起來,盡讓我干苦活折磨我。“不念昔者,伊余來塈”你竟完全忘掉了往日相愛過的情意!這首詩多用比喻,且十分貼切。如“誰謂荼苦”比喻命苦;“如兄如弟”比喻新歡之樂;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比喻盡心竭力操持家務;用“有洸有潰”比喻丈夫的粗暴兇狠等。詩的結構嚴謹,敘事與抒情結合,并采用事實去作鮮明的對比,能喚起人們對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對“男尊女卑”的不合理的社會的憎恨。
上一篇:《訪落》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谷風》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