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牛成孝 【本書體例】
【原文】:
皎皎白駒(1),食我場苗(2)??{之維之(3),以永今朝(4)。所謂伊人(5),於焉逍遙(6)!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7)。縶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8)。爾公爾侯(9),逸豫無期(10)。慎爾優游(11),勉爾遁思(12)!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13),其人如玉(14)。毋金玉爾音(15),而有遐心(16)!
【鑒賞】:
《詩經》是影響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名著,長期以來,有許多篇章,不僅廣為人們傳頌吟詠,而且它的篇目也賦予一種特殊的比喻含蘊,例如《黍離》,人們就把它當作懷念故國的代名詞。《白駒》也是這樣一首詩,人們常以白駒當作思賢渴友的別名,可見《白駒》對后世深遠影響。
駒,馬之未壯也,即小馬。此詩名為寫駒,實則寫人,是一篇留客思賢之作。
全詩共四章分為二個層次,前三章寫主人留客,后一章寫主人送客走后的心理活動。殷勤的主人,苦心勸留,然而尊貴的客人勸而難挽,留而不住,終于要走了。給主人的心田上蒙上一層永久懷念,惆悵而眷戀的情懷,表現了思賢如渴的主題。
留客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如“人不留客天留客”,當客人啟程時,天下起雨來,老天有意留住客。古代還有“投轄于井”的留客方式。當客人要走的時候,主人將客人車上的轄(轄,于車軸端孔內管轄車輪的零件)投于井中,將客人留住?!稘h書·陳遵傳》載:“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白駒》中描寫的主人,則是想方設法留住客人駕車的小白馬,留馬則為留人。這是一種婉曲的寫法。詩人在首章中這樣寫道:皎潔的小白馬呀,請你吃我菜圃中的豆苗!我要用繩索絆住你的腳,把你用韁繩拴好?!耙杂澜癯?水:延長)那是為了延長我和客人之間的歡笑。(留客多住一天,延長主客之間的歡聚時間)我那親愛的老朋友呀,在我這里做客最逍遙。
你看,好客的主人眷眷留客,拳拳留客,他是何等的真誠而迫切!字里行間透露了主客之間深厚的情誼。
詩的第二章和第一章,其手法和內容基本相同。其中改換了三個詞:“場苗”改用“場藿”,“今朝”改用“今夕”,“逍遙”改用“嘉客”。二意相疊,表現了再三挽留的情致。
詩的第三章則為留客的高潮。主人再三挽留,得不到尊客的應諾,于是詩人懇切地寫道:皎潔的小白馬呀,請你快快到我這里來吧!我要把你的主人當作公侯般的上客對待,到我這里做客將會享受到無窮的樂趣!(注:朱熹釋為:“以爾為公,以爾為侯,而逸樂無期矣。”)我將謹慎地對待你們優樂生活,你應該停止那隱遁山林的念頭。
由此可知:乘白駒的賢者是一位獨行其志的高雅之士,如嚴光之于漢光帝,李泌之于唐肅宗。他們懷瑾握玉,志趣山林。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古人借“白駒”留下“穴穎丹風起,場似白駒來”(駱賓王《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等思賢渴友的詩句。
那乘白駒的客人,終于挽而難留,留而不住,于是乎“須行即騎訪名山”。此后,給主人留下一片“芳夕悱惻,一往深情”的懷念苦楚。詩人在第四章中寫道:皎皎的小白馬呀,你乘載著主人行駛在空曠的山谷之中,一捆青草當作你的飼料,你那品格高潔,如瑾如玉的主人,多么讓我抽腸刮肚的思念呀!即使如此,我們之間也不要切斷聯系,希望書信來往,多傳佳音,不要因此疏遠我,這里有一顆思念你們的靈魂。“毋金玉爾音”,就是說,不要把你那傳書捎信的事兒看做比金玉都貴重,“而有遐心”就是不要因此而疏遠我。
此章寫惜別之依依,狀別后之眷眷,纏綿悱惻,思賢如渴。詩人通過苦苦相留,留而不住,以及依依惜別和別后眷眷思念,表達了思賢的主題。所以,后人把《白駒》當作思賢渴友的代名詞那便不言而喻了。
上一篇:《白華》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皇皇者華》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