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旁敲修辭手法
[定義]陳介白《修辭學》有旁敲格,指“不是直說所指的對象,而用旁敲和側擊的方法間接地點到,而使本意更為加深”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
例: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具復關,載笑載言。(《詩經·衛風·氓》)
對“復關”的解釋,歷來有三說:一說為氓之名號;一說為地名;另一說,釋“復”為“返”,“關”為近郊所設之關卡,并以之借代“氓”。20世紀80年代高亨在《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中對“復關”提出新解,比較合理,值得重視。他認為“復,返也。關,車廂也(《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使衛,關中載書甚。’關即車廂。)復關,指回來的車。”由此可見,這里是以關代車,又以車代人。以“復關”間接點到女主人公所想念的人——“氓”,用的就是旁敲手法。
旁敲實質是用間接的方法表達本意,其實就是曲說,或曰婉曲。上例“復關”字面意是“返回的車子”,以此代替“返回的人”(即女子思念的那個人——氓),繞了一個彎子來表達本意。
上一篇:什么是挪用修辭手法
下一篇:什么是潛詞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