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小時候,每到中秋賞月時,大人就會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我總是仰著頭,凝神尋找月宮中嫦娥懷抱玉兔的影子;還時常夜半起身,偷聽吳剛砍伐桂樹的咚咚聲。我似乎看見了嫦娥裊娜的身影,也似乎聽見了吳剛的伐樹聲。許多年來,一直很向往月宮中的嫦娥,總想有朝一日能真的到月宮中,一睹嫦娥的仙姿芳顏。
后來啊,常見有情人之間互相贈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起先并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聽了心里裝滿了感動。總在猜想,“嬋娟”是不是一個如嫦娥般美妙的仙子?后來才知道,嬋娟指的是月亮。是誰能有這樣奇特的想象,把月亮比喻成嬋娟?除了李白,怕只有蘇軾了。就因蘇軾這首《水調歌頭》,我便喜歡上了他。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有情人之間的一種愿望,也是一種祝福。萬物皆有情,人因有情而愛,因愛而生暖,情暖才會有三生輪回。紅塵滾滾,濁浪滔滔,許多人明知紅塵多困擾,仍義無反顧投入其中,皆因放不下一個“情”字。
人們都說神仙好,神仙樂逍遙,如此為什么還會有九天仙女思凡?因為紅塵有愛,人間因有情而可愛。千年前的一個中秋夜,一代大文豪蘇軾,把酒對天問月,見月思念弟弟子由。他和弟弟皆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謫流放,蘇轍被貶濟南,他被貶杭州。自外放以來,他與弟弟整整五年沒能相見,因此他請調山東密州,以靠近蘇轍,方便見面共敘人倫。然而,雖密州到濟南之間路途并不遙遠,可他們因各自忙于政務,仍不得相見。這是一種怎樣的無奈與辛酸啊!
蘇軾政治失意,幾番遭貶謫,他已厭倦了官場,只想過一剪清寧閑逸的出世生活。他舉杯問青天:這明月是從幾時開始有的?從明月誕生到現在,已經是很多年過去了,不知道今夕月宮是什么日子?他想,月宮的今日一定是個好日子,否則今夜的月亮,怎么會如此圓潤、如此明亮?因為月亮的皎潔圓潤,讓人心生向往,他很想像嫦娥那樣,乘著風的翅膀飛向月宮,卻又害怕自己忍受不了月宮的寒冷與寂寞,不敢前去。
唐朝的李商隱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吃了長生不老之藥,雖然為逍遙的廣寒仙子,可成年累月陪伴她的只有那只玉兔,還有吳剛砍伐桂樹的咚咚聲。沒有人間的暖和愛,即便長生不老又有何意義?想到此,蘇軾在出世和入世的糾結彷徨中,最終選擇了入世。因此他說:“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在皎潔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隨人舞動,天上雖然有瓊樓玉宇,怎比得人間的幸福美好?
蘇子的浪漫和幻想,讓他暫時脫離了令人煩惱的人間,然而,現實終究是現實,對人生的熱愛,讓他親手抹去這種虛無的畫景。
詞的下闋由中秋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夜已深沉,月光轉過朱紅的閣樓,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在房間里失眠的人身上。月圓而人不圓,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自己和弟弟手足情深,皆仕途失意,被貶謫外放,而自己在這些年里,失去了情投意合的恩愛伴侶、結發妻子王弗。又因生活的困頓窘迫,很多姬妾皆遠離自己而去,只有王朝云一人,始終不離不棄。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在這樣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里,想起坎坷的人生,怎能不心生凄涼?在這世間,情牽自己的親情,除了子女,就只剩下胞弟子由一人了,而兄弟皆因事務繁忙,幾年不能相見,怎能不思念牽腸?
這樣的思念一直隱藏在蘇軾心中,只不過這惱人的圓月,趁他酒醉之后,又撩撥起他經年的情思。他忍不住埋怨明月:“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啊明月,你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總是在人們離別后才圓呢?他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煩惱,也含蓄地表達了對不幸分離人的無限同情。
每逢佳節倍思親,他質問明月,發泄了佳節思親的情感后,隨即理智戰勝了情感,轉筆寬慰自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世間的悲歡離合與月亮的陰晴圓缺,都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這些自古以來都是難以周全圓滿的。此句流露出詞人參透人生哲理的灑脫和曠達,也是詞人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慨嘆,其中包含了人生的無數痛苦與歡樂。
逝去的人,終究已逝去,可活著的人,還要好好地活著。活著的人,會在心里為逝去的親人留一席位置,別人無可替代,無可比擬。親情的溫暖是人活下去的勇氣,尤其是身處逆境的人,更需要親情的溫暖。蘇軾和蘇轍兩兄弟,皆處于人生逆境,他們需要彼此的親情來互相溫暖。然而,人生總是這樣殘酷,你越需要的東西,偏偏就是不讓你順利得到。你越是在困擾中糾結,越是會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只有在痛苦中磨煉自己,豁達面對人生種種,才會有機會守得云開見月明。就算沒能等到云開見月的那一天,至少已積極面對困難,沒有辜負僅有的一次人生。
現實的無奈,讓蘇軾只能選擇讓明月遙寄自己對親人的一番深情,希望弟弟他永遠健康長壽?????????????????????????????。即使相隔千里,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賞天上的明月,讓明月寄托自己的千里相思,至少減少了不能團聚的遺憾。因而他由衷發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寄托與祝福。
人生就是一場萍聚,每個人一生,都要面臨無數次的相遇與離別。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許多生命中重要的人,不忍離別,卻又不得不離別。我們無法掙脫世間的籓籬,只有將深厚的情感、濃濃的相思,寄托給明月,請明月遙寄我們的千里相思。
那個被思念的人,一定收到了這份濃郁的情,因為我們共享同一輪圓月,共聽同一首歌《明月千里寄相思》。嫦娥早就把這份相思,灑在我們彼此的心里,只待月亮升起時,歌聲便會響起,歌聲響起時,請你我于心中遙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上一篇:品讀蘇東坡之楊元素: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
下一篇:品讀蘇東坡之杭州:淡妝濃抹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