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歇腳庵抄魯詩手卷(三首)[1]
一
魯迅文章天下知,狂人日記起沉思。
偶于深夜瞞星斗,自樂微吟幾首詩。
二
豈有豪情似舊時,翻山夜訪魯翁詩。
大風欺燭難書寫,信筆縱橫滿紙緇。
三
四十余年一霎時,先生詩變古人詩。
無聲處早驚雷響,恨少斯翁起詠之。
詩事
舒蕪1991年1月18日《憶臺靜農先生》:“靜農先生自己曾手寫魯迅全部舊體詩為一長卷,那時魯迅舊詩尚未匯集出版,這個長卷我曾看過,表示非常喜愛,臨行之際靜農先生特地檢出來贈別留念,并且加題一個長跋:‘一九三七年七月四日,余自青島到平,寓魏建功兄處之獨后來堂。又三日,盧溝橋事變起,余隨困居危城,不得南歸。時建功兄方輯魯迅遺詩,鈔寫成卷,予因過錄兩卷,此一卷抄成于八月七日。(以下此略82字)今檢斯卷贈重禹兄,(以下此略55字)靜農記于白蒼山莊一九四六年八月二日。'”“幸喜這個詩卷我因循著沒有付裝裱,就那么一個紙卷夾在書箱的縫隙中,很不起眼,得以逃過十年浩劫;浩劫過后,我請了曹辛之先生裱好,又請了聶紺弩、蕭軍、鐘敬文、陳邇冬四位先生題跋,請了啟功先生署簽,現在還珍藏在我這里,相信今后將永存天壤吧。”
侯井天:在臺靜農抄的魯迅詩手卷上,聶詩此句本作“少日佯狂不自知”,詩末又自注道:“首句改豈有豪情似舊時。”
注釋
[1]臺靜農:現代作家。安徽霍丘人。抗戰前先后在輔仁大學、齊魯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任教授、中文系主任。抗戰期間任四川白沙女子師范中文系主任。抗戰勝利后任臺灣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解放前曾被北洋軍閥、國民黨逮捕三次。同魯迅來往甚密。著有《地之子》《建塔者》《關于魯迅及其作品》《淮南民歌集》。陳漱渝在《臺靜農曾是中共地下黨員》中說:“根據以上史料判斷,臺靜農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在1930年左右。”(見2000年第1期《百年潮》)
歇腳庵:臺靜農赴臺后的書齋名為“歇腳庵”。臺靜農1973年退休,10月4日后寫《歇腳偈》:“行者歇腳,法螺打碎。不禪不戒,得大自在。仁者出來,意何悲慨。金迷夢醒,良時難再。河山大好,幾番更代。伊誰慧黠,去來無礙。葫蘆沒藥,擔糞賣菜。瓶酒缽肉,何妨醉態。日暮掩扉,任他狗吠。癸丑重九后靜農于臺北龍坡里之歇腳庵。”
上一篇:聶紺弩《題小丁畫老聶勞動圖》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聶紺弩《題瘦石為繪小影(1962)》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