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游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云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注釋
①古意,表擬古之作。
②狹斜:小巷。
③七香車:用多種香木制成的車。
④玉輦:本指帝王所乘的車,此泛指權貴所乘車。主第:公主第宅。
⑤侯家:王侯之家。
⑥寶蓋:華麗的傘狀車蓋。
⑦流蘇:下垂的彩色絲縷。
⑧游絲:蛛絲等蟲類所吐絲。
⑨千門:指宮門。
⑩復道:即閣道,宮苑中架木于空際的道路。交窗:用木條交錯制成的窗。合歡:一名馬纓花,落葉喬木,羽狀復葉,小葉對生,夜間成對相合。
11、甍:屋脊。鳳翼:形容無言的形狀似鳳翼。
12、梁家畫閣:東漢順帝外戚梁冀為大將軍,在洛陽大起第舍,臺閣周通,柱壁窗牖皆加雕繪。洛陽為唐東都,高宗、武后長居洛陽,故言京城連類而及。
13、漢帝金莖:漢武帝在建章宮立銅柱,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擎露盤以接仙露。
14、吹簫向紫煙: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弄玉跟蕭史學吹簫作鳳鳴,后來他倆都成仙飛去。紫煙,指云。這里借傳說中的仙女指樓中女子。
15、比目:魚名。相傳其成雙配對而行。
16、生憎:偏憎,最憎。生,甚。帳額:帳檐。
17、幃:帳。翠被:繡有翡翠紋飾的被子。
18、行云、蟬鬢:形容女子的鬢發式樣美麗,似蟬翼,似云片。
19、初月、鴉黃:六朝和唐代女子所描月形黃色的額飾。鴉黃:嫩黃色。
20、妖童:打扮艷麗的少年。鐵連線:有圓錢斑紋的青色馬。
21、屈膝:即屈(戌),門窗、櫥柜和屏風上的環紐、搭扣。此指屏風上的鉸鏈。
22、“御史”二句:御史,司彈劾的官。廷尉,執法之官。
23、翠阛(xiǎn):飾以翠羽的車帷。
24、挾彈飛鷹:指打獵。杜陵:漢宣帝陵墓,在長安東南。
25、探丸借客:指游俠助人殺人報仇。漢代游俠熾盛,長安有專門殺吏報仇的組織。借,助。渭橋,渭水上的橋,在長安西北。
26、芙蓉劍:即純鈞劍。亦作純鉤劍。春秋時越王允常聘歐冶子鑄寶劍五,其一名純鈞。秦客薛燭善相劍,觀之,贊曰:“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湘。”(《越絕書》卷一一)
27、桃李蹊:《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里借指娼妓居處。
28、氛氳:氣盛貌。這里指香氣濃。
29、北堂:與下句“南陌”對舉,泛指娼家、冶游之處。
30、北里:即平康里,長安妓女聚居之處。
31、“五劇三條”句:謂北里與繁華的街市相通。劇,交錯的道路。三條,通達的道路。控,貫通。三市,《文選》左思《魏都賦》:“廓三市而開廛。”張載注引《周禮》曰:“大市,日昃而市;朝市,朝時而市;夕市,日夕而市:此三市之謂也。”三、五,這里是引用成
語,非實指。
32、青:一作“清”。瑑瑣金吾:即執金吾,漢禁衛軍軍官名。
33、翡翠:喻酒色。屠蘇:美酒名。鸚鵡杯:用鸚鵡螺制成的一種酒杯。
34、“羅襦”句:《史記·滑稽列傳》:“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羅襦襟解,微聞薌(香)澤”。這里暗用其意。襦,短衣。
35、燕歌趙舞:戰國時燕國趙國多出美麗善舞的女子。此泛指美妙的歌舞。
36、轉日回天:言權勢之大,可以勢傾朝廷,左右皇帝。
37、“意氣”二句:此處用典,指宮廷斗爭激烈,文武大臣彼此傾軋,互不相讓。灌夫,漢武帝時將軍,因與竇嬰相結,好使酒罵座,被丞相田羛陷害,族誅。蕭相,漢高祖時宰相蕭何,以小心謹慎聞名。一說指蕭望之,宣帝時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元帝時為前將軍,曾自謂“備位將相”,后被中書令宦者石顯所陷害而自殺。判,同“拚”。
38、“青虬”句:是說坐在車上讓駿馬在春風中自由奔馳。青虬,代指馬。虬,本是無角的龍。紫燕,駿馬名。
39、五公:《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李善注引《漢書》謂五公即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漢代著名權貴。
40、桑田碧海:謂世事變幻之大。意謂滄海桑田。須臾:一剎那,一會兒。
41、金階白玉堂:漢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42、揚子:指漢代揚雄。他歷漢成帝、哀帝、平帝三世,仕宦一直不得意,后閉門著《太玄》、《法言》。左思《詠史》:“寂寂揚子宅,門無卿相輿。”這里用以自況。
43、南山:終南山,在長安南。
44、襲:侵、觸。裾:衣服的前襟。
賞析
《長安古意》是盧照鄰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杰出代表。所謂“古意”,類似于“擬古”一類托古詠今的詩題,這首詩表面上寫的是漢代長安的社會生活,實際上反映了唐代長安的繁盛景象。詩歌一共是六十八句,大體上分為長安的白天和夜生活兩大部分。
初唐“四杰”從六朝文學多方汲取營養,既借鑒了六朝后期小賦的特點,又學習六朝樂府的某些表現形式以及近體格律詩的某些因素。形式靈活,抒情中有敘事,七言中雜以兩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甚至于八言、九言、十言。不過《長安古意》這首詩是格式整齊的七言體。它基本上是四句一個意思,后面所寫的內容雖然與前面不同了,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是相勾連的。例如上一個意思的結束句是“一群嬌鳥共啼花”,下一個意思的開始句則是“啼花戲蝶千門側”;上一個意思的結束句是“共宿娼家桃李蹊”,下一個意思的開始句則是“娼家日暮紫羅裙”,由長安少年轉到寫娼妓生活。這個特征其實是借鑒了樂府民歌的頂真連環句。南朝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就典型地體現了這個特征,回環復沓,自然流轉。除了頂針,《長安古意》還大量運用了雙擬、復沓層遞、同字對偶、疊字連用等多種字法句式,這些都是來源于樂府并有所創新發展。例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這種復沓遞進就是初唐人的創新。另外,《長安古意》在韻腳的使用上也很有特點,基本上是韻隨意換。作者頻繁地更換韻腳,并且囊括了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韻四種形式,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由過于整飭的七言體所造成的呆板的感覺,形成一種抑揚頓挫的音韻效果。不過它的換韻還是較有規律的,以后的很多古詩尤其是宋代的古體詩換意不換韻、換韻不換意等多種手法交錯使用,就形成了另外一種交錯參差的藝術效果。
雖然整首詩都基本是四句一個意思,但作為曲終奏雅的最后四句卻打破這一常規,體現出作者的深意。最后四句“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雖然是押同一個韻部,但卻是兩層意思,“寂寂”兩句是說揚雄一生埋頭著述,然而又有什么用呢?揚雄的故居和他的著述也只不過寂寥冷落地在年年歲歲的流逝中蒙受灰塵。而“獨有”兩句不是表示只有南山桂花陪伴著寂寞著書的揚雄,而其實是對全詩的總結,表示不管是繁華還是寂寞,在時間的長河中都不過是過眼煙云,只有南山桂花這種自開自落的自然之物永久存在,每到花期,飛來飛去地飄落在人的衣襟上。這就體現出對于人的存在意義的思索,對于人生哲理的追尋和探問。作者將一種理性的思索和深沉的氣脈貫注在詩歌中,從而使詩歌在華麗的外表下面有著豐富的內蘊,它的內涵便超越了對長安繁華或歷史變化的一般性描述而進入了哲理思索的層次。這也是“四杰”的歌行超越賦體的地方。它們不僅有賦體的辭采華美,同時超越了賦體的勸百諷一而有著真正深沉的意蘊。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