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妄第二十五
震下乾上
“妄”是虛假。“無妄”是至誠不偽、沒有夾雜私意的期望。無妄卦由震、乾兩卦組成。
從卦象來看,震為雷,居下卦;乾為天,處上卦。雷震于天下,表示陰陽二氣交會融和,互相逼迫而發出雷聲,使得冬天蟄伏在地底的蟲獸驚醒,使得植物的種子發芽,使得萬物成長茁壯。這一切都是天理本然,沒有差錯,沒有虛妄。
從卦德來說,震為動,乾為健,無妄就是震動而剛健不息的意思。君子立身處世,應該心懷至誠,言行舉止都依天理而定,至誠不偽,不讓個人的私欲成為決定意志或行為的主因。
孔子說:“克己復禮。”朱熹解釋此句為“克制一己之私欲,回復天理之本然”。凡事依循天理而行,禍福交付于天,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縱使有“災”、“疾”的來臨,也始終固守此無妄天道,如此一來,又有何憂慮呢?孔子說:“仁者不憂。”又說:“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孟子也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意思是說,吉兇禍福莫非天命,人應該順受此正命。盡正道而死,就是正命,犯罪入獄而死,則不是正命。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無妄”是至誠不偽。人能心懷至誠,克制個人的私欲,依循天理而行動,則天道暢行無阻。人能真誠無偽,則言行舉止沒有不發自天理的本然,沒有不契合天地的德性,所以無妄卦包含大通的道理,而以固守正道為有利。倘若不依正道而行,只為滿足個人私欲,而不顧天理,舉止必定虛妄不實而窒礙難行,導致過錯與災禍。既然心術不正,所作所為必然虛假不實,所以說“不利有攸往”。
例解 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人如能遵循普遍的天理正道,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言行舉止必然受到他人的認同。倘若違背普遍的法則,必然遭致眾人的不滿與指責,這就是“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 無妄。往吉。
初九以剛爻居陽位,當位得正,且與其相應的九四也是剛爻,純粹陽剛而不雜陰柔。初九依照天理而行動,實在而不虛妄,沒有出于私意而與他人牽系親密的過失,無論前往何處皆得吉。處于無妄卦的卦初應當前行,處于卦終則應當停止。能依照天道,行止適當,則為無妄。初九處于無妄卦的開始,理當前行,所以“往”而有“吉”。另一方面,處于無妄卦的終結,理當停止,所以上九爻辭說:“行有眚,無攸利。”
例解 曹操(155—220)在年輕的時候,當過掌管縣城大門的小官。他在城門左右各放置十馀枝五色棒,如果有人觸犯宵禁,不論貴賤,一律以棒格殺。有一次,漢靈帝所寵愛的宦官雖然權傾一時,但其叔父觸犯宵禁,曹操照樣殺了他,從此再也沒有人敢犯禁。曹操由于執法嚴格,不畏強權,所以得到朝廷的賞識,加封官職,這正是“無妄,往吉”的例證。
六二 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菑”(Zī)是剛開墾一年,而收成不多的新田。“畬”(yú)則是已開墾三年,而收成較多的熟田。“耕獲”指為期一年的農事開始于春天的耕耘,結束于秋天的收獲。“菑畬”指農地的開墾由“菑”開始,至“畬”才成為熟地。六二以柔爻居陰位,得下卦中位,當位得中,又上應九五剛爻。“不耕獲,不菑畬”指六二不在剛播種耕耘時,就計算收獲的利潤,也不在剛開墾第一年時,就計算第三年的豐收。凡為了特定目的而行動,多出于個人的私心,而虛妄不實。六二自始至終不計功謀利,唯有保持“不耕獲,不菑畬”的心態,才能利有所往。
例解 西漢大儒董仲舒(前179—前104)有句名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君子立身處世但問是否合于義理,而不問是否帶來利益;只以弘揚正道為念,而不計較成效的多寡。這就是“不耕獲,不菑畬”精神的顯現。
六三 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無妄之災”意指無緣無故而遭到災禍。六三以柔爻居陽位,失中不正;與上九剛爻相應,又處下卦震體的終極,震為動,表示六三多欲而不能依循天道正理,極為虛妄不實。六三以如此德行,處無妄之時,即使沒有過錯,災禍也難避免。好比有人把牛系縛在自己的鄉里之中,本來以為不會有何失誤,但是牛忽然掙脫繩索,而為路過的行人所獲得,結果連累鄉里中的人,使他們遭到被詰問逮捕的困擾。
例解 平日喜歡貪小便宜或賺取不義之財的人,當他所任職的單位有一筆款項不翼而飛時,雖然不是他偷拿的,但是大家都會懷疑他。這是因為他素行不良,才會遭受“無妄之災”。
九四 可貞。無咎。
九四以剛爻居陰位,陽剛為實,又處乾體,相應的初九也是剛爻,所以實在而不虛妄。初九因為處于無妄卦的初始,應該前行而有所行動,所以說“往吉”。九四則已經進入上卦乾體,應該停止而固守不動,才可以免除過咎,因此說“可貞,無咎”。
例解 宋代名臣司馬光為人剛正不阿,政見保守。王安石推行新政時,司馬光由于理念不合,決定退隱著書,固守自己的理想,贏得了在野士人的推崇,也為后世留下《資治通鑒》這部巨著,發揚了“可貞,無咎”的精神。
九五 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九五以剛爻居陽位,得上卦中位,中正而居尊位,下應六二柔爻,最能發揮無妄的精義。如果九五染上疾病,不須用藥治療。因為既然行為實而不妄,則偶患小病不足為憂,將會自行痊愈而有喜悅。如果徑行用藥治療,就是從誠實無偽變成虛妄不實。九五接近無妄卦的終極,宜止不宜動,所以告訴它“勿藥有喜”,亦即九五此時不宜輕舉妄動,否則將流于虛妄。
例解 傳說商湯在位時,有一天,庭院里冒出稻谷的新芽,第二天就盛長到兩手合抱那么粗,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商湯對此心懷不安,于是詢問占卜的官吏。太卜對他說:“如果不做善事,即使有吉兆,好運也不會到來;如果行善積德,縱使遇到兇兆,災難也不會發生。”于是商湯每天提早上朝,勤問百姓疾苦,三天以后,稻谷就自動消失了。商湯面對“無妄之疾”,能以“勿藥有喜”的精神,至實不偽的態度,力行光明正道,不愧是人皆稱頌的賢君。
上九 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上九以剛爻處于無妄卦的終極,以過中之剛而有所行動,則過越正理而流于虛妄。上九的行為有過錯而無所利,如同卦辭所說“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例解 西漢飛將軍李廣(?—前119)以驍勇善戰著稱。有一次,漢武帝派衛青攻打匈奴,李廣自告奮勇,爭取披掛上陣。雖然武帝認為李廣年紀太大,不適合作戰,但李廣仍再三請求,最后武帝才允許他帶兵出征。兩軍對壘,李廣因為迷路而延誤軍機,最后自殺謝罪。李廣雖然身經百戰,但由于沒有考慮清楚自己當時的能力和狀況,貿然上陣,才會遭此不幸,正是“無妄,行有眚,無攸利”的寫照。
上一篇:白話《易經·艮下震上》原文釋義
下一篇:白話《易經·震下兌上》原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