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第十三
離下乾上
同人,意指與人和同。能與人和同則能化解爭執對立。同人卦由離、乾兩卦組成。
從卦象來說,離為火,位在下卦,乾為天,處于上卦。因為乾天高高在上,而離火也有向上炎燒的特性,所以有在下的離火和同于在上的乾天的征象。且同人卦唯一的柔爻是六二。六二以柔爻居陰位,當位得正又處于下卦離體的中位,離體象征文明。意指代表六二懷著文明之德,實行中正之道,而與上下五個陽爻相和同。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古時城墻外邊稱為“郊”,“郊”的外邊則稱為“野”。“同人于野”意指與郊野偏遠地區的人相和同親近。既然能與遠處的人相和同,更何況左右鄰近的人呢?在同人卦中,六二是唯一的柔爻,為眾剛想要親附的對象。六二懷著寬柔之德而居于中位,無私溺偏好之心,因此能“同人于野”。君子固守貞正的品德,公而忘私,以正道與人相和同,無不是為了達到世界大同的理想。所以與人和同,可以亨通而暢行無阻,不言自喻。何況,處于大同而公理正道通行無阻的境界,有什么危難不能解決?但無論如何,必須固守君子的正道,才有利于涉險渡難,所以說“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例解 18世紀以來,棉花是美國南方的經濟命脈。而大量的勞動力則是棉花業的必要條件,于是大批的黑人自非洲引進。這些黑人勞工非但沒有獲得與白人勞工相同的尊重,反而飽受欺凌。林肯(1809—1865)就任總統后,就誓言解除黑人在當時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希望國內各民族能“同人于野”,互相團結,以締建真正的平等。林肯的政策化解了美國嚴重的內政問題,更使得全國上下得以齊心發展經濟,開拓西部,如卦辭所說“亨,利涉大川”,從而為美國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初九 同人于門。無咎。
“門”是用來分隔居處的內外。在家門之內,每每沉溺于私情;離開家門在外,則公理容易推行。初九剛爻居于同人卦的初位,上與九四相敵無應,表示初九不偏私、不護短,能以大公之心與人和同。初九一上往,出門就和六二相遇。初九并非以一己的私意求與六二相和同,所以這種和同的行為既博大又公正,符合同人卦的卦義,所以說“同人于門,無咎”。
例解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張良(前250—前186)本為一介平民,但胸懷大志。遇見黃石老人時,雖然遭到黃石老人幾近無理的百般考驗,張良仍以恭謹的態度相應對。張良原非有求于黃石老人,更不知道黃石老人有意將兵法傳授給他,只是出于謙恭敬老之心而與黃石老人相和同親近,終于獲得黃石老人傳授兵書,日后得以輔佐劉邦,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
六二 同人于宗。吝。
“宗”是宗黨的意思。“同人于宗”,意指僅與自己有關系、相感應的人和同親近。六二以柔爻居陰位,既屬當位得正,且居下卦離體中位,又和九五剛爻相應。在同人卦中,五個剛爻都想與六二柔爻相和同,但是六二只親近九五,因為沉溺于私情,違背了同人卦的卦義,是以有鄙吝。
例解 北宋中葉,朝廷對外積弱不振,對內積貧難療。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起而變法,引發了新舊黨爭。哲宗元祐年間,新黨盡被排斥。及哲宗親政之后,重新啟用新黨,黜退舊黨。徽宗即位后,復罷新黨。嗣后蔡京當權,新黨再度得勢。新舊兩黨往往以意氣相爭,“同人于宗”,不以打破朋黨界限,以至公大道進用賢才,以致政事日益紛擾,貧弱的北宋就在政潮洶涌之際,徽、欽二帝為金人所俘而覆滅。
九三 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九三以剛爻居陽位,過于剛強,又不得中位,不知執守中道。九三意欲奪取九五的正應六二,以與自己相親比、相和同。但是,九三理不直、氣不壯,不便公然行動,只埋伏兵于林莽之中,伺機而動,所以說“伏戎于莽”。又偶爾登上高陵四處顧望,如此過了三年,仍未采取行動,因此爻辭不言兇。
例解 東晉時,桓溫(312—373)討平內亂,北伐中原,屢次建功,威震宇內。即使皇帝也對他畏懼三分,軍國大政,皆決于桓溫?;笢仉m想揮軍北伐,恢復中原,卻始終被只求茍安自保的世家大族所阻撓,怨氣郁結,因而有篡位的想法。桓溫“伏戎于莽”,但自知理不直,氣不壯,曾說:“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因此“三歲不興”,終未篡位。
九四 乘其墉。弗克攻。吉。
“墉”是高墻,指九三。九四想要與六二相和同,但被九三所阻隔。九三如同高墻,九四居于九三之上,所以說“乘其墉”。九四以剛爻居陰位,代表資質剛健而能用柔順之道。由于資質剛健,所以能攻取九五的正應六二。由于可用柔順之道,所以能懸崖勒馬,不堅持攻取到底,因此說“弗克攻”。九四自知攻取九五的正應并不合義理,而能反躬自省,及時回歸正道,所以盡管無法與六二相和同,未得與人相和同之實,卻符合與人相和同的正道而得吉。
例解 1995年適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年。日本原來想通過“非戰決議”,對當時在二次大戰中的侵略罪行做出徹底的反省姿態。但是仔細觀看“非戰決議”一文,卻不見有真正的反省姿態,也不見有對其鄰近國家道歉的誠意,甚至仍想在教科書中混淆篡改其侵略東亞、破壞世界和平的史實。這種歪曲歷史事實而強行文過飾非的行為,完全與同人的卦義背道而馳。日本應學習九四爻辭所揭示的“弗克攻”,反躬自省,及時回歸正道,才能得到亞洲鄰國的信任與和同。
九五 同人。先號啕而后笑。大師克相遇。
九五和六二相應而相和同,但是卻被九三、九四兩個剛爻所阻隔。九三埋伏兵于林莽之間,九四也乘于高墻之上意欲攻取,兩者的目標都在奪取九五的正應六二。九五自以為義直理勝,對于九三、九四的行為悲憤不已,甚至于號啕大哭。只有發動軍隊,才能戰勝九三、九四而與六二相和同,至此始破涕為笑。九五固然實現了與六二相和同的愿望,卻因此違背了以大公無私與人和同的卦義。六二位在下卦,尚且以與其有關系的宗黨和同為鄙吝,何況是居于尊位的九五君王?
例解 英、美兩國,在文化上有承繼關系,本來就較為親近。但是,自從公元1823年,美國在門羅宣言中宣稱美洲國家應該互相團結,歐洲國家不應干涉美洲國家事務以來,美國即以維護美洲利益的龍頭自居。但是,美國卻在英國與阿根廷馬爾維納斯(英稱福克蘭)群島的紛爭中偏袒英國。雖然成就了與英國相和同的事實,卻失去了一貫聲稱保護美洲的立場,而失去了拉丁美洲國家的信任,也違背了同人卦所強調的以大公無私之心與人相和同的道理。
上九 同人于郊。無悔。
上九雖處于同人卦的終極之地,但尚未離開本卦,未至于“野”,所以只說“同人于郊”。上九剛爻居處較遠,既與九三無應,想與六二和同,又被九三、九四、九五等三個剛爻所阻隔,因此與人和同的心志不能達成,僅能于近郊與人和同,而未能如卦辭所言“同人于郊”,所以只得“無悔”。
例解 中古時代,歐洲與東方通過阿拉伯人進行文化交流與經貿往來。但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興起之后,新航道尚未發現之前,西歐無力突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阻絕,因而無法實現與東方文明相和同親近的心愿。
上一篇:白話《易經·巽下震上》原文釋義
下一篇:白話《易經·離下兌上》原文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