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觀卦第二十·《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譯文】 《象傳》說: 和風吹行地上(萬物廣受感化),象徵 “觀仰”;先代君王因此省巡萬方、觀察民風、設布教化。
【注釋】 ①風行地上,觀——釋《觀》卦上巽爲風、下坤爲地之象。《誠齋易傳》:“風行地上而無不周,故萬物日見。” ②省方觀民設教——這是說明 “先王” 效法《觀》卦“風行地上”之象,省視萬方,示民以教,使百姓有所“觀仰”而順從教化。《誠齋易傳》: “天王省天下而無不至,故天下日見;圣人隨其地觀其俗,因其情設其教,此省方之本意也。”
【說明】 《大象傳》所闡發的“觀民設教”之義,已經把下觀上與上觀下融合爲一體,表明居上者先須廣泛省察下情,纔能正確地設教于民,讓“天下” 觀仰。由此似可推考《詩經·國風》的采輯宗旨。劉牧指出:“風行地上,無所不至。散采萬國之聲詩,省察其俗,有不同者,教之使同。”(《周易義海撮要》引)
上一篇:周易·家人卦第三十七《《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下一篇:周易·小畜卦第九《《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