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注·坤卦第二·“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譯文】 “直”說明品性純正,“方”說明行為適宜。君子恭敬不茍于是促使內心正直,行爲適宜于是促使外形端方。做到恭敬不茍、行爲適宜,就能使美德廣布而不孤立。 “正直、端方、宏大,不學習也未必不獲利”,說明美德充沛、一切行爲都無須疑慮。
【注釋】①直其正也,方其義也——義,宜也。這是闡釋爻辭“直”、“方”的深意。《周易蒙引》: “此‘正’、‘義’二字,皆以見成之德言。然直不自直,必由于敬;方不自方,必由于義。直,即‘主忠信’;方,即‘徙義’。直,即心無私;方,即事當理。” ②敬以直內,義以方外——這兩句復申“直”、“方”之義,猶言“以敬使內心正直,以義使外形端方”。《正義》: “內,謂心也。用此恭敬以直內理”,“用此義事以方正外物。”《程傳》:“君子主敬以直其內,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內直,義形而外方。” ③德不孤——謂美德廣布,人所響應。《正義》:“身有敬、義以接于人,則人亦敬、義以應之,是‘德不孤’也。” ④不疑其所行——指美德充沛,所行必暢達無礙,故不須疑慮。《正義》:“直則不邪,正則謙恭;義則與物無競,方則凝重不躁。既‘不習無不利’,故所行不須疑慮。”
【說明】本節釋《坤》六二爻辭。“敬義立而德不孤”一語,是其中心意旨。程頤申發此義曰:“敬義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程傳》)
上一篇:周易·繫辭上傳《《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爲物,游魂爲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下一篇:周易·小畜卦第九《《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