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章趣談·梁同書
《梁同書》:梁同書 清雍正元年—嘉慶二十年(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晚號不翁,90歲外號新吾長翁,錢塘(今杭州)人。詩正子。乾隆十七年特賜進士,官侍講。年40乞歸,嘉慶丁卯重宴鹿鳴,加學士。博學多文,善鑒別前人手跡,過眼輒判真偽。尤工于書,初法顏、柳,中年用米法,70歲后愈臻變化,純任自然,自立一家,負盛名60年。與劉墉、王文治并稱。著有《頻羅庵論書》、《直語補證》、《頻羅庵遺集》等。
《梁同書》:主要閑章:山舟 不翁
山舟
“錢塘梁侍講(同書),初字元穎,偶得元貫酸齋行楷山舟字,揭之軒中,士林遂稱山舟先生。后陽羨任禮堂過云間,于天馬山周氏見石刻山舟二字跡,類飛白,甚奇古,蓋趙承旨(孟頫)筆也。亟手拓一本,畀吳槎客騫攜至杭州,贈侍講。任、梁素未謀面,自此遂訂交,槎客賦長歌以記。”(清陳康祺《郎潛記聞初筆》卷八)
貫酸齋即貫云石,蒙古人。《元史》本傳稱草隸等書,稍取古人之所長,變化自成一家,所至士大夫從之若云,得其片言尺牘,如獲拱璧。《書史會要》云:“酸齋工翰墨,其流于毫端者,怪怪奇奇,若不凝滯于物,即其書而知其胸中之所養矣。”
不翁
西泠奚岡所制,邊款云:“釋氏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十二字只一字可謂包括眾有掃除一切。余少自頹隳,今更老矣。遂以為號而乞鐵生篆之。山舟尊伯命余作是印,一日復以此跋見示,遂漫為刻之,時乙巳十月鐵生奚岡。”
山舟
不翁
上一篇:翰墨趣談·桓玄
下一篇:扇面趣談·梁斌